夏季艾灸养生?


  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夏季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让暑溼入侵人体。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对于有些慢性病,夏天艾灸会好于冬季,尤其是风溼类的疾病,哮喘,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等都适合夏天艾灸。有句话叫做冬病夏治。中医主张“春夏养阴”,“冬病夏治”便是该理论的具体体现。夏季患者血经络畅,面板腠理宜泄,此时恰当艾灸益气补阳治疗,并辅以静养,做到治养结合,治疗效果必将大增。因此,大部分冬春季节无法治愈的患者,通过夏季服药、调养,常可达到临床治疗之显著效果。中医实践证实,“冬病夏治”在慢性病治疗方面,尤其是风溼类的疾病,哮喘,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等都适合夏天艾灸,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夏天艾灸,便于空气流通,室内空气清新,穿衣少,也是便于艾灸的条件之一。艾灸出汗,我认为也是体表回圈不错的象征,是体内毒素通过体表排泄的一种方式。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艾灸,夏季艾灸面板毛孔是开合的,艾灸会很容易由面板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在缓解期服药治疗,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艾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溼,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关元、气海艾灸最补阳
  艾灸是针灸的一部份,针灸都是以中医的穴位经络学说为基础,艾灸也不例外。有些人在施灸时完全不懂经络穴位,纯粹是哪里不舒服灸哪里。其实,中医专家指出,这样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对于某些急性的或病程短、应急等疾病疗效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慢性病、久病,只懂得哪里疼痛就灸哪里是远远不够的。
  中医用艾灸来补阳气,最常用的两个穴位是关元穴和气海穴。这两个穴位都位于腹部,肚脐往下四个手指并拢的距离,就是关元穴。关元和肚脐之间正好一半的地方就是气海穴。这两个穴位如果温灸,温阳的作用非常好。
  艾灸最适合阳虚、气虚人群
  和其他中医疗法一样,艾灸也有其适应症,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随便施灸。中医认为,艾灸本身就是补益阳气的,适合体质阳虚、气虚的人做。如果体质不对,乱灸很容易出问题。不适合艾灸人群如果使用艾灸可能会出现浑身燥热,满面潮红等症状。因此在家做艾灸时,最好先请中医辨证一下自己的体质,在中医的指导下施灸。
  施灸距离以面板感觉为准,最佳时间无定式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施灸时艾条要和穴位或面板保持多远的距离。距离太远了力道不足,不能发挥艾灸的功效,太近了容易灼伤面板。艾灸时最佳距离为以人的面板感觉为准。
  艾条在刚点着的时候温度不高,这时可以稍微近一些,让艾条和面板保持1到2厘米的距离。随着艾条燃烧的逐渐充分和温度的升高,距离就要稍微远一点,保持2到3厘米的距离。这样才能使效果达到最佳。
  穴位
  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内踝高点直上3寸,胫骨后缘。艾灸三阴交,对消化不良、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心悸、失眠、溼疹等有防治作用。左手持艾条灸左侧三阴交,右手持另一艾条灸右侧三阴交穴,每次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1次。
  足三里穴。常灸足三里,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防衰抗老、祛病延年。所以古人把足三里灸叫做“长寿灸”。点燃艾条,距足三里穴3厘米处薰灸,区域性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区域性稍红为度,隔日灸1次,每月可灸10次。
  身柱穴。身柱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儿童做身柱穴保健灸,能促进发育,增强食欲,不易感冒。无论儿童或成人,常灸身柱穴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取艾绒适量卷成香菸大小,用温和灸法灸5~10分钟即可,隔日1次,每月最多10次。
  风门穴。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风门穴,对肩背酸痛、颈部痉挛、头痛都有防治作用。如有感冒先兆,可用艾条在双风门穴上,各温和灸10~20分钟,使脊背感到暖和,能预防和减轻感冒。
  关元穴。常灸关元穴,能防病保健、强壮体质,对全身衰弱、少气乏力、精神不振、下腹部虚寒有防治作用。灸治时点燃艾条,距关元穴3厘米处薰灸,区域性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10~20分钟,以灸至区域性稍红为度,每周灸1~2次。
  神阙穴。神阙又名脐中,灸此穴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之效。常灸神阙穴有强壮体质、延年益寿的作用。灸治时点燃艾条,距神阙穴3厘米处薰灸,区域性有舒适感时固定不动,每次灸10~20分钟,以灸至区域性稍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10~20天再灸。
2022-11-26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5:10: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夏季,艾灸可以起到很好保护阳气的作用,阳气不足的朋友可以试试艾灸。温阳灸大椎祛湿 可灸这四个穴位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此穴能够达到温阳散寒的效果。另外,夏季多雨多湿,可常灸以下四个穴位来温胃祛湿。取穴: 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作用: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止呕...

  • 2. 温肾补阳:夏季阳气旺盛,三伏天艾灸可以温和地补充阳气,促进身体健康。3. 行气活血:艾灸通过温热刺激,有助于气血运行,消除瘀血,对气虚血瘀的人群特别有益。4. 解暑祛湿:三伏天艾灸有助于驱散体内湿气,改善怕热症状,调节身体机能。5. 缓解炎症:三伏天艾灸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和减轻炎症。...

  • 建议在此时多做保健灸,如艾灸中脘、神阙、关元穴,以保健养生,有降阴浊、泄风气、扶阳固本之功。二、季节而言,夏季和冬季适宜艾灸 夏季尤其是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人体阳气最旺,新陈代谢旺盛。天阳下济,地热上腾,天地之气上下交汇,此时应顺应天序,养好阳。此时艾灸不仅可以抵抗夏季的暑...

  • 夏天适当的艾灸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轻松,也可以适当的调理,艾灸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养生方式,夏天来调理是最好,因为这个时候人的气血最充盈,自然效果也能更好。末伏艾灸养生知识 艾灸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调理身体,同时也能够将身体里面的湿寒排出来,如果是处在一种炎热闷热...

  • 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那么,风、寒、湿、暑、燥、火等邪佞之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因此,血液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痛逐渐解除,智慧越来越多。所以,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又能强健身心,真正意义的修心养性。三伏天养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