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疹·气滞血瘀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冲任不调型 4.1 症状 4.2 治法 4.3 方药治疗 5 血瘀型 5.1 症状 5.2 治法 5.3 方药治疗 6 关于瘾疹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瘾疹·气滞血瘀证的方剂 2 治疗瘾疹·气滞血瘀证的中成药 3 瘾疹·气滞血瘀证相关药物 1 拼音 yǐn zhěn ·qì zhì xuè y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hidden rash 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瘾疹·气滞血瘀证(hidden rash 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是指气滞血瘀,以风团色泽暗红或紫红,病变多在腰和表带压迫等部位,伴面色晦暗,口唇青紫,口干不欲饮,妇女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色紫红或有血块,舌质紫暗,苔少,脉细涩为常见症的瘾疹证候[1]。
4 冲任不调型 4.1 症状 见于女性患者。风团的发生有周期性,常在月经前数日开始出现风团,往往随着月经的干净而消失,但在下次月经来潮时又发作;多伴月经不调,或经来腹痛。舌质黯红,苔薄,脉弦。

4.2 治法 调摄冲任。
4.3 方药治疗 瘾疹·气滞血瘀证冲任不调型可用二仙汤加减治疗。
主方:二仙汤((广州中医学院《外科学》)合四物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加减处方:仙茅、仙灵脾(淫羊藿)、知母、黄柏、川芎各9克,当归15克,巴戟天、赤芍,菟丝子、香附各12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兼血瘀者(可见经来量少,色紫黑而有块,或舌有瘀斑),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15克、桃仁、红花各9克,或合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各9克)。
5 血瘀型 5.1 症状 风团反复发作,缠绵日久,疹色黯红,或风团主要见于腰围、表带等受压部位,伴有面色晦黯,口唇青紫。舌质黯红或紫、或舌尖边有瘀斑,脉细涩。
5.2 治法 活血化瘀,佐以祛风。
5.3 方药治疗 瘾疹·气滞血瘀证血瘀型可用通经逐瘀汤加减治疗。
主方:通经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
加减处方:地龙干、赤芍、柴胡、防风各12克,桃仁、红花、蝉蜕、皂角刺各9克,穿山甲12克(先煎),丹参15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如兼风热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克。兼风寒者,加桂枝9克,麻黄6克。外治法风团泛发全身者,用中草药煎水外洗,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常用中草药:豨莶草、白藓皮、地肤子、白蒺藜、苍耳子、苦参、紫苏叶、土荆芥、如意花、毛麝香、大叶桉叶、苦楝树叶、飞扬草、黑面神等,选5~6味各30克;也可用皮肤外洗一方。
6 关于瘾疹 瘾疹(hidden rashes;urticaria[2])为病名[3]。又称风㾦㿔、㾦㿔,俗称风疹块、鬼饭疙瘩(《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是指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瘙痒时隐时现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皮肤病[3][2]。以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临床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老幼都可罹患,约有15%~20%的人一生中发生过本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骤发速愈,慢性者可反复发作。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办,堆累成片,日痒甚者,宜服秦艽牛蒂汤,夜痒重者,宜当归饮子服之。”
瘾疹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1]。
2022-11-02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2:24: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 定义 瘾疹·气滞血瘀证(hidden rash 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是指气滞血瘀,以风团色泽暗红或紫红,病变多在腰和表带压迫等部位,伴面色晦暗,口唇青紫,口干不欲饮,妇女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色紫红或有血块,舌质紫暗,苔少,脉细涩为常见症的瘾疹证候[1]。4 ...

  • 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弦。 27.2.5 气滞血瘀:多见于盘状局限型及亚急性皮肤型红蝴蝶疮。红斑暗滞,角栓形成及皮肤萎缩。伴倦怠乏力。舌暗红,苔白或光面舌,脉沉细。 27.3 疗效评定 27.3.1 系统性红蝴蝶疮 27.3.1.1 显效: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滴度明显下降,抗ds-DNA抗体转阴或低滴度,连续服药可保...

  • 尤其气分病及痰病最易成瘀,气分病无论气滞、气郁或气虚皆易致瘀,气滞血瘀是临床最多见的瘀证,以肝郁、胁肋不舒、心烦易怒及舌紫暗为先露,气虚血瘀则以乏力气短、心悸、舌暗紫为征兆。 痰兼挟瘀,又称痰瘀合邪,因痰瘀同源,皆为津血所凝,故痰瘀常相互为患。临床上,痰瘀一旦合邪,二者互为病理因果关系,...

  •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合谷可用于治疗头面五官诸多病证。[7] 妇女以血为本,妇科疾病多由气滞血瘀所致,合谷为手太阴经原气所发,所以善于调和气血、通经止痛,用于妇科病的治疗。[7] 手阳明经属大肠,《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故合谷可治疗大肠腑病[7]。 阳...

  • 三:舌底脉络细暗,属气虚血瘀。四:舌底脉络紫暗怒张属气滞血瘀。五:舌底脉络红紫夹杂,属于脾虚血瘀。总之心开窍与舌,通过舌质根据分经可很直观地看出何脏何腑病变。但是如果这时看出的病变往往很重,而舌底脉络所反映疾病的征象常常早于舌质的变化。正常的舌底脉络主干呈单支、双支、三支几种形态,分支又有若干...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