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足阳明胃经穴位讲解三

10.天枢穴

位置:神阙外开两寸,左右各一。

是 大肠的募穴。

治症:便秘。(1)帮助诊断便秘是否堵塞在大肠。手放肚脐旁,一按天枢穴,痛得大叫、惨叫,是燥矢,有宿便,干的大便。(此大便极硬,不出,会让人发精神病。燥矢太强,会让人发狂奔走。)(2)帮助查看病情。压按天枢,不痛,软掉了,说明宿便已排掉。

(3)治疗。热症下针效果好,寒症艾灸比针好。因为热症若灸,是火上浇油,寒症隔姜灸。

11.外陵穴至气冲穴

(1)外陵穴

位置:阴交外开两寸。

(2)大巨穴

位置:石门外开两寸。

(3)水道穴

位置:关元穴外开两寸。

治症:和水分合并使用,两个穴道同时用,可通利水肿、腹水。

(这些都是近取穴,肠鸣,腹泻可治。)

(4)归来穴

位置:中极外开两寸。

治症,睾丸上缩到腹部,下针归来即好。睾丸一直转也可以用。

(5)气冲穴

位置:曲骨外开二寸。

治症:中极、气冲、关元都围绕在妇人子宫卵巢附近,灸可以助孕。

(补充:孕妇忌针腹部。)

12.髀关穴至梁丘穴

(1)髀关、伏兔穴

位置:从膝盖头往上六寸,叫伏兔穴。从伏兔穴在往上六寸,是髀关穴。

治症:伏兔偶尔用到,髀关几乎用不到,多半治抽筋、脚没有力。脚膝冷会用到伏兔穴。

(2)阴市、梁丘、解穴

位置:从膝盖头上二寸,往外开一寸,是阴市,附近梁丘,膝盖头外侧直角骨头上一寸,叫解穴。

治症:(1)阴市。是近取穴,治膝盖冰冷,好像有水在里面一样。(2)梁丘。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炎症时用来消炎,像红肿之类可用。如膝盖受伤不易收口时可用。青春痘生在足阳明胃经上可用。(3)解穴。下针后很痛,很难过,包括肿起来,下解穴立好。如下太渊、经渠时不小心扎到动脉,胀起来了,下对面解穴,立马去掉。古时点穴后解不掉,用解穴。

(3)犊鼻穴

位置:膝盖的盖子跟胫骨中间的韧带居中处。

很少下针。

12.足三里穴2022-07-12
mcxzy 阅读 13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3:09: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阴市、梁丘、解穴 位置:从膝盖头上二寸,往外开一寸,是阴市,附近梁丘,膝盖头外侧直角骨头上一寸,叫解穴。治症:(1)阴市。是近取穴,治膝盖冰冷,好像有水在里面一样。(2)梁丘。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炎症时用来消炎,像红肿之类可用。如膝盖受伤不易收口时可用。青春痘生在足阳明胃经上...

  • 倪师治疗膝盖问题的五穴四针:鹤顶,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这五个穴能治疗膝盖的所有问题。足三里穴:胃经的合穴,属土,胃经也是土,所以是本穴。是我们身体的大穴。有句话说:肚腹三里留,就是胃脘部的问题都可以用到足三里穴。男人过三十岁后要长灸足三里穴,胃气会很好,可健康长寿。...

  • (1)解溪穴 位置:脚上两条大筋中间。解溪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阳经井荣俞经合对应的五行是金水木火土),属性是火,胃经属土,故是胃经的母穴。虚症治此。所谓的虚症,比如头痛,已痛好几年了,就针对侧的解溪穴。(2)冲阳穴 位置:解溪穴下二寸。找的时候摸到动脉,动脉下就是冲阳,大约...

  • 大肠经循行完了以后交接给胃经,气血就进入头维,阳明胃经的第一个大穴。 正好在发际转角的地方,有一个凹洞,这个穴道,跟本神在同一条线。 头维,额角入发际,本神旁一寸五分,从神庭旁上开四寸半。头维穴是足阳明跟足少阳之会。 下关穴 张开就有个洞,闭起来就没有了。当下巴脱臼了,扎下关。主要治症包括,...

  • 足阳明胃经(7-9点)足太阴脾经(9-11点)手少阴心经(11-13点)手太阳小肠经(13-15点)足太阳膀胱经(15-17点)足少阴肾经(17-19点)手厥阴心包经(19-21点)手少阳三焦经(21-23点)足少阳胆经(23-1点)足厥阴肝经(1-3点)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五腧穴是十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