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穴足阳明胃经面部穴位详细资料大全

下关穴,人体穴位之一,在面部,在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属足阳明胃经的面部经穴,出自《灵枢·本输》,为足阳明、少阳之会《针灸甲乙经》。主治面口病证,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操作方法为平刺0.5~1寸。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下关穴 出处 :《灵枢·经脉》 隶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 主治 :面口病证,耳聋、耳鸣、聤耳 功能 :清热疏风、通利关窍 操作 :平刺0.5~1寸 名称释义,功能作用,治法,运行规律,定位,解剖,主治,操作,临床运用,配伍,相关论述, 名称释义 下,指本穴调节的气血物质为属阴、属下的浊重水湿。关,关卡。该穴名意指本穴对胃经上输头部的气血物质中阴浊部分有关卡作用。本穴物质为颊车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上行至本穴后,水湿之气中的浊重部分冷降归地,本穴如有对上输头部的气血精微严格把关的作用,故名。 功能作用 胃经气血在此分清降浊。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运行规律 滞重的水湿部分由天部沉降至地部,轻质的阳气循经上传头维穴。 定位 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张口时隆起;正坐或仰卧,闭口取穴。 简单说明:下关穴在面部,耳前方,颧骨与下颌之间的凹陷处。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解剖 当颧弓下缘,皮下有腮腺,为咬肌起始部;有面横动、静脉,最深层为上颌动、静脉;正当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最深层为下颌神经。 主治 耳聋,耳鸣,聤耳;牙痛,口噤,口眼歪斜,面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下颌疼痛,牙关紧闭,张嘴困难、颞颌关节炎。 操作 平刺0.5~1寸。 临床运用 (1)牙痛、牙龈肿痛、牙关开合不利,口噤 用穴义:本穴正当下颌关节处,是牙齿开合之机关,且属足阳明经,其经脉人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上述病证取本穴常用于治疗齿痛、牙关不力、口噤等症,对风火上冲和阳明热盛所致者效果更优。 (2)面痛、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 用穴义:足阳明经循行于口、鼻、面部,上述病证,取本穴可疏通经络,消肿止痛,对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面痛、口眼歪斜均可选用,常与颧髎、颊车、地仓、合谷等配伍套用。该穴皮肤由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分布,深层由三叉神经第三支的分支翼外肌神经支配,并支配咬肌,下牙槽神经、舌神经等。 (3)耳聋、耳鸣、耳痛、聤耳流脓 用穴义:本穴位于耳前,其阳明经脉“上耳前,过客主人”,其经筋“颊结于耳前”。又本穴为足阳明、少阳之会,足少阳经脉“下耳后……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因此针本穴有疏风清热,通关利窍,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耳部多种疾患。 (4)眩晕、颈肿 用穴义:风火热邪,上扰清窍则眩晕;火热结聚于颈部则肿痛。本穴位于牙关,属阳明经,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其经脉循行于头、颈部,且与足少阳、足太阳等经交会,用本穴可清泄三经火热,治上证属热者。 配伍 (1)合谷、下关,功能清热止痛,主治阳明热邪上扰之牙痛。《备急千金要方》:牙齿痛配下关、大迎、翳风、完骨;口失欠、下牙齿痛配下关、大迎、翳风。 (2)大迎、颊车、下关、地仓、巨髎、风池,功能疏风通络牵正,主治风痰阻络之面瘫。《甲乙经》:口噼配颧髎、龈交、下关。 (3)下关、听宫、太冲、中渚,功能疏风清热降火,聪耳利窍,主治肝胆火旺耳聋。《甲乙经》:耳鸣耳聋配下关、阳溪、关冲、腋门、阳关。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失欠,下齿龋,下牙痛,肿,下关主之。” 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偏风,口目㖞,牙车脱臼。” 3.《类经图翼》:“耳鸣耳聋,痛痒出脓。”
2022-11-12
mcxzy 阅读 128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2:28: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下关穴,足阳明胃经上的面部经穴,出自《灵枢.本输》,为足阳明、少阳之会。此穴具备消肿止痛、益气聪耳、通关利窍的功效,在临床应用广泛。穴名解释:"关",代表机关,为开阔之枢机。此穴位于下颌关节处,与牙齿开阔有关,因此得名为"关"。另外,该穴位在颧骨弓下方,与上关穴相对,因此称为"下关...

  • 下关穴,作为足阳明胃经的一个重要穴位,源自《灵枢·本输》,并被《针灸甲乙经》记载为足阳明、少阳之会。这个穴位具有显著的消肿止痛、益气聪耳、通关利窍的功效,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穴名解析上,“关”字象征着关键的枢纽,该穴正位于下颌关节处,关乎牙齿的开合功能,因此得名“下关”。

  • 下关穴是中医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它归属于足阳明和足少阳经的交会点。这个穴位在人体中的位置是特定的,对于经络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名字的含义来看,"下"代表此穴调节的气血物质性质偏阴且较为沉重,如同浊重的水湿。而"关"则象征着它起到了一个关键的过滤作用,即对胃经输送至头部的气血物质...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遭遇牙痛、耳鸣等困扰,这些其实与下关穴有着密切的关联。下关穴隶属于足阳明胃经,是面部重要的穴位之一,它不仅能够清热疏风,还具备通利关窍的显著功效。体表定位:下关穴中的“下”字暗示了该穴位所调节的气血为阴,特性为浑浊重、水汽湿。而“关”则象征关卡,意味着下关...

  • 下关穴是人体穴位之一,属于足阳明胃经的面部经穴,记载于《灵枢·本输》和《针灸甲乙经》。此穴具有消肿止痛、益气聪耳、通关利窍的功效,在临床应用广泛。下关穴的基本信息归类为中医腧穴,附注指出它是足阳明经与足少阳经的交会穴。其穴义解释为胃经提供的头部气血物质在此处进行分清降浊的过程。下关...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