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规格分类主要依据其加工等级、方法、产地、颜色、包装以及质量等因素。首先,按加工等级划分,有统货、选货等,如三七按头数分为60头、40头等,红参则有64支、30支等规格。其次,加工净度和方法的差异,如山药有毛山药和光山药之分,全蝎有清水和盐水之别。按产地则有亳统、浙统、新统等,如白术和甘草。采收期对三七有春七和冬七之分,连翘则按果实颜色分为老翘和青翘。颜色方面,连翘有青黄、黑丹和白丹等规格,包装形式有有机包、编织袋等。质量上,药材可分为家种与野生、国产与进口等,如野生丹参与家种丹参。鉴定标准分为国家药典、部颁标准和地方标准三级,药典是最高标准,部颁标准作为补充,地方标准只适用于本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作为国家药质控制的法定依据,从1953年至2000年共出版7次,包括汉语拼音、拉丁名、性状、鉴别等详细内容。部颁标准则是对药典未收载的药品进行补充,而地方标准则是针对本地区特色和差异的药品标准。在市场上流通的药材必须符合药典和部颁标准,不符合者可能被视为伪品,只能在特定区域内使用,需经相应药检所鉴定方有效。
扩展资料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2024-07-31
扩展资料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