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不适症状的穴位疗法

1、 头冷痛,天热也得戴帽子,患者头部特别怕冷,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病因为虚症,炙百会穴上星穴。   2、 头冷痛,前额痛,受寒时疼痛加重,头部畏风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辩气味,天热时症状消失,病因为气虚血瘀,炙百会穴,上星穴,拨揉风府风池穴。   3、 头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无力,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休息不到位,点揉后溪穴3分钟,后溪为督脉之会穴,上通头部可使人精神振作。   4、 偏头痛,为少阳胆经循环不良,取小腿外侧,阳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拨法,(泻法)   5、 酒后头痛,点搡率谷穴,卢息穴,百会穴,拨揉后头斜方肌起止点心,浅拿肩井穴。   6、 视物不清,好象被云雾庶住,病因为肝虚引起的症状,点揉太冲穴300次。   7、 声音嘶哑,病因为感冒咳嗽起因咽痛,捉拿法,强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用捏揉法。手三里用擦法。   8、 落枕,手部落枕穴,人中穴风府穴强刺激。   9、 背痛,直取大椎穴旁开5分处,后溪穴,外关穴强刺激。病因为寒凝后背。   10、 急性腰扭伤,直取承山穴双侧上臂扭伤穴,太冲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1、腰痛环腰一周,带脉痛,直取胆经足临泣穴,外关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2、腰胀,眼胀,口苦,不想饮食,睡眠不好,病为带脉病,合并肝胆症状,直取足临泣穴强刺激。   13 肾虚性腰痛,腰俞穴配太溪穴,一手上一手下,共同点揉。   14、 岔气,直取肝经的太冲穴,患者张口,强刺激呼出声来。   15、 臀部疼痛,直取脾经的五俞穴,病因为脾经所主之症。   16 小腿胀痛,直取合谷穴,病因为六腑之症,寒瘀大肠。   17、 双腿无力,腿足发麻,无力,不能正常行走,取三阴交穴后1寸(奇穴)   18、大腿股四头肌麻木,炙太渊穴,病因为肺所主之症。配放血法。   19 小腿转筋,取膀胱经委中穴,承山穴,刮痧法,病因为寒瘀腓肠肌疗   20、足根痛,走路足根不能着地,病因为生殖系统寒症,内外踝关节下面揉法拍法。   21、感冒初期,流鼻涕,全头刮痧,点揉合谷穴,风府风池穴。   22、 腹泻,病因为受寒引起腹泻,大便如水,一天几次,体温正常,隔盐炙,神阙穴,神效。   23、 腹泻,食物中毒,足部反射疗法。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脾胃,结肠,肝胆反射区,加补糖水盐水。   24、 夜尿多,肾虚,刮捏手小指,炙或点揉夜尿点。(小指末节中间)   25、 痛经,点揉昆仑穴,太溪穴,拨揉踝后大筋,病因寒瘀肝脾、任冲脉。   26、手指麻木,病为风寒瘀阻手指经络,炙少商穴外关穴。   27、手腕以下至手指稍麻木,病因为风寒如表络,炙太渊穴,全肘以下至指稍刮痧。   28、肩周炎,手臂不能上抬,取条口穴,承山穴,强刺激,病因为寒入阳跷脉。   29、肩周炎,人老体衰,筋脉失养,致使肩关节运动障碍,刮痧活血肩周,点揉强刺激天宗穴3分钟。   30、打嗝,因暴饮暴食造成隔肌惊挛,取足反射区脑垂体,胃食道,胸膈反射区    31、打嗝,病因为交感神经兴奋,造成食道收缩性反应,点揉足大趾腹中间脑垂体反应区,强刺激。   32、肝瘀气滞,症状胸肋胀,食不下,取脾经络穴大包穴,胃经的不容穴期门穴,章门穴拿揉手法,消食化气。   33、胃痛,直取胃经的冲阳穴,历兑穴,强刺激,足部胃反射区,腹腔神经丛用补法。   34、肠鸣腹胀,炙内踝下照海穴,配足部反射区腹腔神经丛,脾、肾、肝、胆、结肠反射区。   35、胸痛,呼气吸气都痛,病因为生气所发,气会膻中,患者腹卧强口拨揉法强刺激承山穴至昆仑至太溪穴,患者痛时喊出声音来。   36、少儿突发性腹胀、腹痛,病因为脾胃不合,拇指指甲旁1分处放血一滴。(少商穴相对,指甲外侧)   37、小儿发热,足部反射区疗法,肾上腺,腹腔神经丛,结肠区揉法,全足搓捏,以双足双手出汗为度。多喝温开水.   38、大便困难,病因为长期用泻药,致使直肠神经丛麻痹,啄法使腰骶部发热,点揉承山穴,支沟穴,足部直肠,结肠反射区及腹腔神经丛脑垂体反射区。   39、便秘,点揉腕后心经神门穴至有便意,然后再排便,可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病因为心肾不交,致使肾的司主二阴功能减弱。   40、便秘,病因为老年阴液亏损,体液从表皮肤散失过多,肺所主功能失调,大肠与肺表里不合,刮痧疗法,重点刮手食指双侧,配肺经大肠经五输穴。   41、旅途便意,点压手掌中心,胃肠肾反射区。   42、晕车,强刺激点揉风池穴特效。   43、鼻出血,双手中指相钩,加压5秒钟,儿童多见。   44、眼干,症状眼干无泪,强刺激攒竹穴,睛明穴,迎香穴风府穴,流泪为止。   45、气闭耳聋,病因感冒引起,取扑参穴,强刺激,特效。   46、隆闭,症状为小便点滴不畅或不通,取足反射区下腹部,腹腔神经丛,肾及肾上腺,加强前列腺,生殖腺反射区。   47、老年前列腺病,脐下中极穴,会阴穴,常按摩有特效。   48、突发性疝气,强刺激足反射区腹股沟3分钟,太冲穴1分钟。   49、心脑循环不好,子午流注调理方法,中午11点至1点时点揉通里穴,神门穴,晚7点至9点揉曲泽穴,郗门穴,内关穴,大陵穴,拿揉腋窝淋巴。   50、防中风,全头刮痧保健,重点刮百会、太阳、风府、风池穴,加刮手腕至指稍,足踝至趾稍,每天保健15分钟。   51、头 痛   症状:头部某点疼痛,类似脉搏跳动。做事没精神,思维迟钝。   方法:偏头痛,多半有气郁积在心。在同侧找到痛点,用拇指轻揉,疼痛处多有结节,可揉开。也可揉搓外关穴治疗。   52、胃 酸   症状:吃饭不规律,导致胃不舒服,很饿却不想吃,胃酸较多。   方法:取坐姿,全掌用力摩擦大腿正上面,由大腿根到膝盖部位的肌肉。反复摩擦3分钟。以打嗝为佳,这部位许多穴位可调节胃的功能。   53、乳腺增生   症状:大多年轻白领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方法:可敲打经络,尤其是“胆经”。用指节由大腿外侧腰下方,一直敲打到小腿外脚踝上方。每天不定时敲打3分钟。   54、便 秘   症状:大便干燥,排便不畅,会造成小腹赘肉、肤色不均。   方法:用“推腹法”可治。临睡前用两手指肚从心窝推到肚脐,再从两侧从上往下推。,每晚五分钟。严重者可于起床前再推一次。   55、时差混乱   症状:白天犯困,效率极低,越晚越精神。晚上无法入睡,熬到凌晨;早上起不来。   方法:“金鸡独立”能静心,身心俱调。抬一足直立,站稳后闭眼睛。每天坚持练习几分钟,一周后,“时差”就倒过来了。   56、掉 发   症状:大把掉发,发色干枯,毫无光泽。   方法:用手指肚敲打头部,又称“鸣天鼓”,可健脑护发。还可用手指肚梳头养发,每次只需两分钟,一天两次,坚持两周,就会有效。   57、虚 胖   症状:整体不胖,局部臃肿,尤其是大腿、臀部和腰部,由于加班、疲劳、懒惰等原因,无法按时运动。   方法:消除腰部“游泳圈”可于睡前平躺,用空拳敲打腰侧赘肉,每次三百下。减腿和臀部赘肉,可跪地板上爬,坚持一月,效果明显。   58、视力下降   症状:由于常盯电脑,看东西模糊,眼睛干涩发痒,眼里有血丝。   方法:耳垂上戴耳环的小孔,是“明目穴”,平常多用手指揉捏此穴,每次两分钟,揉时要闭眼睛。   59、烦 躁   症状:事情多、任务重时,容易气血上涌,明明知道此刻需要平心静气,却越想越着急。   方法:宣泄。选择你爱听的音乐,随着音乐的节奏,用十个手指肚敲打你的电脑桌。敲到手微痛即可。十指连心,“十宣”穴位于此处,可宣泄心中郁结之气。
附常用的三针
智三针
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穴神为第二、第三针。 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的神庭与头维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
舌三针
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各旁1寸处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哑不能言。流涎、吞咽障碍。
颞三针 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窝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
定神针
印堂上0.5寸为定神1针,左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Ⅱ针,右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Ⅲ针。
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 针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0.8寸出针时用棉球压针口、以防出血。
晕痛针
为四神针 + 印堂、太阳。 主治: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前额痛。
针法:直刺0.5至0.8寸,注意针下有硬物感觉时,是刺中髎骨切勿再深刺,可将针稍提高0.2寸即可,进针后不提插捻转,可用刮针。
面肌针
1、眼睑痉挛:四白、下眼睑阿是穴。 2、口肌痉摩:地仓、禾髎、迎香。
针法:四白直刺或斜刺0.5—0.8寸;下眼睑阿是穴向鼻沿皮下平刺0.5寸;地仓、向颊车平刺0.5—0.8寸;禾髎向下关平刺0.8寸,进针后用电针连续波、频率稍密。强度大至眼肌或口肌痉挛抽紧为度,但要病者只有肌肉抽紧而不痛为度,留针30-40分钟。凡用电针必需电后5-10分钟调大一些,因通电后不再调大,此时病者已经适应而无效了。
叉三针
为太阳、下关、阿是穴。 针法:各穴均直刺0.5—0.8寸深。可加电针连续波,留针30—40分钟。
面瘫针
1、额睑瘫:阳白、太阳、四白。 2、口面瘫:翳风、迎香、地仓透刺颊车、人中。
主治:面神经瘫痪,中风口眼歪斜。
针法:翳风耳后凹陷中央向前直刺0.8—1寸。人中向上斜刺0.5寸深。余穴均按各针法针刺,针刺后每5—10分钟,捻针一次,留针30—40分钟。
突三针
水突、扶突、天突。
主治: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囊肿。针法:水突沿皮向气管斜刺0.5—0.7寸。扶突:沿皮向气管斜刺0.5—0.7寸;天突:先进刺0.3寸,再将针柄提高向胸骨后斜刺0.3寸。诸突进行后不提插,只有捻针、或刮针留针30分钟。
眼三针 眼Ⅰ在晴明穴上一分。眼Ⅱ在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眼Ⅲ,目正视,瞳孔直上,当眶上缘与眼球之间。
主治: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黄斑变性,弱视等内眼疾病。
针法:凡刺眼三针均嘱患者闭目,医者以左手轻固定眼球,右手持针,缓慢捻转进针。进针后不作捻转,提插,可用拇指甲轻刮针柄。出针时用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针眼Ⅰ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缓慢垂直进针1—1.2寸。针眼Ⅱ轻推眼球向上方固定,紧靠眼眶下缘缓慢直针1—1.2寸。针尖可向上斜进。针眼Ⅲ,轻推眼球向下固定,紧靠眼眶上缘缓慢直刺1—1.2寸。针尖可先向上微斜进,再向后斜进。
鼻三针
迎香、鼻通(上迎香)、印堂或攒竹。 主治: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鼻窦炎、鼻衄、嗅觉障碍。
针法:迎香,针尖向鼻翼平刺5—8分,鼻通针尖向下平刺5分深,攒行、印堂、向下平刺3—5分。
耳三针
听宫 听会 完骨。 主治:耳聋 耳鸣。
针法:听宫、听会张口取穴、直刺1—1.5寸深。完骨穴向前上方直刺1—1.5寸深,耳三针针后均不提插,可用拇指刮针柄法或轻捻转法。
手三针
合谷、曲池、外关。 主治:上肢瘫痪、麻痹、疼痛、感觉障碍。 针法:合谷、外关均直针0.8—1.2寸深。曲池直针1—1.2寸深。
足三针
足三里 三阴交 太冲。 主治:下肢感觉或运动障碍,下肢瘫痪、疼痛。 针法:足三里三阴交直针1—1.5寸,太冲直针5—8分深。
手智针
内关 神门 劳宫。 主治:儿童多动症,动多静少、癫痫、失眠。 针法:三穴均直针0.5—0.8分深。
足智针
涌泉穴为第一针,趾蹠关节横纹至足跟后缘联线中点为第二针(泉中),平第二针向内旁开一指为第三针(泉中内)。
主治:儿童的自闭症,多静少动,哑不能言。 针法:均直针:0.5—0.8寸深。
肩三针
肩髃穴为第一针,同水平前方二寸为第二针,同水平后方二寸为第三针。 主治:肩周炎,肩关节炎,上肢瘫痪,肩不能举。 针法:针尖与穴位成90 角、直刺0.8—1寸。注意不要过深以免刺中胸腔。
膝三针
膝眼、梁丘、血海。 主治:膝关节肿痛或无力、膝骨质增生。 针法:直刺0.8—1.2寸。可加电针连续波,红外线,多罐法。
腰三针
肾俞、大肠俞、委中。 主治:腰痛、腰椎增生、腰肌劳损、性功能障碍、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针法:均直刺1.2—1.5寸深。(余同膝三针)
颈三针
天柱、百劳、大杼。 主治:颈椎病、颈项强痛。 针法:三穴均直针0.8—1寸深。不宜过深免伤内脏。余同膝三针。
背三针
大杼、风门、肺俞。 主治:支气管炎、哮喘、背痛。 针法:向脊柱方向斜刺0.5—0.7寸。不能深刺,防伤内脏。
踝三针
解溪、太溪、昆仑。 主治:踝关节肿痛、活动障碍、足跟痛。 针法:均直刺0.8—1寸深
坐骨针
坐骨点、委中、昆仑。 坐骨点俯卧位,在病者 尽头部,以2、3、4、5指拼拢平放,在小指旁与 尽头平高是穴。
主治:坐骨神经痛。 针法:坐骨点,用挟持进针法,以酒精棉球包裹3—4寸长针的针体下段,露出针尖,垂直插入皮肤,过皮后,以左手指挟棉球、扶针体,左手捻针柄,边捻边进约2寸深自有麻痹感向足趾传导时可停止进针。委中、昆仑直针0.8—1.2寸。用电针接连坐骨点与委中,连续波,以病者能耐受强度为准,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调大电针强度一次,可调2—3次。
痿三针
上肢痿:曲池、合谷、尺泽。 下肢痿: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主治:痿症:(肢体肌肉痿弱,无力、活动障碍)。
针法:诸穴均直针0.8—1.2寸,用补法,慢入快出,以针下热为准,每次留针40分钟,行补法5次以上,亦可用电针连续波,频率细疏,以中等强度病者要用舒适感觉为度。30次为一疗程。
脂三针
内关、足三里、三阴交。 主治:胆固醇增高,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后遗证。 针法:内关直刺0.5— 0.8寸深,足三里,三阴交均直针1—1.5寸。
胃三针
中脘、内关、足三里。 主治:胃脘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 针法:中脘、内关直针5—8分,足三里直针1—1.5寸。
肠三针
天枢、关元、上巨墟 主治:腹痛、肠炎、痢疾、便秘。 针法:开枢、关元直针0.8—1寸,上巨墟直针1—1.5深。
胆三针
日月、期门、阳陵泉。 主治:胆疾病
针法:日月、期门平刺0.8—1寸(注意不要刺入胸腔),阳陵泉直刺1—1.5寸深。
尿三针
关元、中级、三阴交 主治:泌尿疾病,腹痛。 针法:关元、中极直刺0.7—1.2寸,三阴交直针1—1.5寸。
阳三针
关元、气海、肾俞 主治:阳萎、遗精、不育。 针法:关元、气海直针0.8—1寸。肾俞直针1.2—1.5寸。
阴三针
关元、归来、三阴交 主治:月经不调,不孕症、盆腔炎。 针法:关元、归来直针0.8—1.2寸,三阴交直针1—1.5寸。
闭三针
十宣、涌泉、人中 主冶:中风、昏迷不醒,休克。
针法:十宣进针2分,捻针并放血3滴,涌泉直刺0.8—1寸,强捻针。人中直刺 0.5寸。
脱三针
百会、神阙、人中。 主治:中风脱症(面色苍白、四肢阙冷、大汗如淋、脉微细迟)。
针法:以灸为主,回阳复脉,百会、神阙用隔盐灸、或隔姜灸、艾炷宜稍大。一次灸10壮。人中向上斜刺0.5~0.8寸,留针,捻针,脱三针以脉腹汗止,肢暖、清醒为度,如未清醒半小时后可再针灸。
脑呆针
四神针、人中、涌泉 主治:老年性痴呆。
针法:四神针(见晕痛针),人中、涌泉(见闭三针)留针40~50分钟,每8~10分钟捻针一次,治疗一次捻转手法5~6次,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肥三针
中脘、带脉、足三里。 主治:肥胖症、尤以腹部肥大为佳。
针法:足三里直刺1—1.5寸,带脉针尖向脐,皮下横刺3—3.5寸,中脘针尖向关元,沿皮下平刺2—3寸,进针后,每5~8分钟捻针一次,治疗一次捻针5~6次,留针30~4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亦可用电针。
痫三针
内关、申脉、照海。 主治:癫痫、足内翻、足外翻。 针法:申脉、照海,直刺0.5—0.8寸。
2022-07-02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4-11-15 10:01: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可以缓解不适症状。缓解胃胀胃痛:天枢穴加班对于白领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三餐的不规律导致很多人都有些“小胃病”,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等等。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可以尝试用手指按摩、按压一下肚脐两侧的天枢穴23分钟。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还可以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缓解眼...

  • 风池、风府

  • 病情分析:你好,中医的穴位与经络有关,可以治疗很多的病症。具体哪里有问题就按压哪里是阿是穴。 指导意见:按压的力度要循序渐进,不可以时间过长,当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否则不正确的部位会导致病症加重。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