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砂仁,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棕褐色,布满刺状突起,顶端残留花被,底部可见果梗痕迹。其果皮薄而柔软,内部种子聚集成团,每瓣之间以白色隔膜分隔,种子本身则呈不规则多面体,香气浓郁。海南砂仁则稍显不同,形似椭圆形,被片状软刺覆盖,种子团较小,气味则较淡雅。品质优良的砂仁,以其个大、坚实、仁饱满、香气浓烈而备受青睐。
砂仁的功效卓越,辛温的特性使其在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方面表现出色。无论是湿浊中阻导致的脘痞不饥,还是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泄泻,甚至妊娠期间的恶阻与胎动不安,砂仁都能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它的药用部位——干燥成熟的果实,被精心炮制,成为中药中的重要成分。
在众多中成药中,砂仁的身影频频出现。如《景岳全书》中的方剂,以砂仁、木香、枳实和白术等为主要成分,旨在破滞气、消宿食、开胃进食。而《纲目》中的处方,则以砂仁炒研,浸酒煮饮,旨在消食和中、下气止心腹痛。在现代医药领域,健脾丸和参苓白术散等经典方剂中,砂仁与白术、茯苓、人参等药材共同作用,调理脾胃,增强体质。
健脾丸,以白术、木香、黄连、甘草等与砂仁、麦芽、山楂等药食同源的食材融合,体现了中医的调理理念。参苓白术散则集结了莲子肉、薏苡仁等滋补食材与砂仁、山药等健脾良药,旨在调和内外,滋养身体。
这些中药的神奇功效和丰富历史,都源于自然界的馈赠与人类智慧的结晶。砂仁,这一小小的果实,承载着中医的深厚底蕴和世代传承,继续在人们的健康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资料来源: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