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痛十法

贺普仁(1926--2015)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针灸大师,拥有“天下第一针”的美誉。他毕生研究针灸学,创立针灸三通法。本文总结了他的“针灸治痛十法”,如下:
1. 祛风止痛
特点: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风邪致病,易袭阳位,风性疏散,易伤肌表,荣卫失调,发为疼痛。
治则:治宜疏风散邪,调和营卫。
选穴:风池、风府、风市。
穴解:风池可祛风解表,风府祛风清脑,风市祛风通络止痛。此方以治外风为主,疼痛可遍及全身各处,痛不定处。表现为外风引起的有汗、脉缓、头疼、腰痛、四肢关节痛等都可应用。
2. 散寒止痛
特点:寒为阴邪,寒性收引,易伤皮毛,腠理收缩,经络不畅,发为疼痛。
治则:散寒通络,行气止痛。
选穴:大椎、后溪、昆仑。
穴解:大椎是督脉与手足三阳之会,可助阳散寒。后溪为八脉交会穴,通督脉。昆仑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夹脊循背,寒邪伤人,首犯太阳,故取昆仑。三穴相配,宣散寒邪,行气止痛。
3. 祛湿止痛
特点:湿性粘腻,容易阻滞气机,阻在上者见头晕;阻在躯干则胸闷、腹胀;流注四肢则胀痛。
治则:祛湿消肿,通络止痛。
选穴: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穴解:中脘、三阴交可祛湿健脾,足三里升清降浊,消肿祛湿。三穴相配,行气健脾、祛湿消肿、通络止痛。
4. 行气止痛
特点:古有形伤肿,气伤痛之说,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此处气滞多见于肝气郁结和忧思气结。
治则:疏肝行气,通络止痛。
选穴:肝俞、期门、阳陵泉。
穴解:肝俞、期门为俞募配穴法,可疏肝理气止痛。阳陵泉是胆经之合穴,合治内府,舒肝利胆。三穴配合可用于胸胁疼痛、胃气痛、四肢走注疼痛。
5. 活血止痛
特点:若跌打损伤或气机阻滞可见血瘀阻络,脉络不通则发为疼痛,瘀血疼痛特点为刺痛,痛处不移,昼轻夜重。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选穴:尺泽、委中、膈俞。
穴解:瘀血疼痛,多用放血法,上肢及上半身瘀阻,多用尺泽放血,下肢及下半身瘀阻,多用委中放血。而膈俞为血之会穴,善于活血化瘀。三穴共用活血化瘀,临床可根据瘀阻的位置,再配合阿是穴。
6. 温中止痛
特点:多见于寒阻中焦,或寒邪直中,或寒从内生,阻滞中焦,常见脘腹疼痛、胃脘痛、腹痛、痛经等。
治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选穴:中脘、气海、脾俞。
穴解:多用灸法。中脘、气海艾灸或温针灸,可温中下二焦,散寒行气止痛,脾俞针灸并用,温运脾阳,散寒行气,通络止痛。
7. 消导止痛
特点:多见于食滞中焦或食停肠胃,临床可见腹胀、脘腹疼痛、嗳腐吞酸、便秘等症。
治则:消食导滞,通腹止痛。
选穴:中脘、天枢、足三里。
穴解:中脘可调中焦脾胃,天枢可通肠,足三里可升可降,通胃腑以下行,促进胃肠蠕动,诸穴合用,食积可行,疼痛可解。
8. 养血止痛
特点:外伤出血或手术出血或产后失血,筋脉失养,不荣则痛,特点为隐痛,痛无定处。
治则:养血荣筋止痛。
选穴:肝俞、脾俞、阳陵泉。
穴解:肝藏血,肝俞调肝血以养筋;脾统血,脾俞益脾而增气血生化之源。阳陵泉为筋之会穴,可舒筋利关节而止痛。诸穴常配合局部阿是穴。
9. 清热止痛
特点: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凡临床见如的红、肿、热、痛的炎性疼痛,多为火邪热盛造成的肌肤肿胀,血行不畅,则见疼痛。
治则:清脏腑热止痛。
选穴:十宣、大陵、丰隆。
穴解:十宣放血泻脏腑热,丰隆从阳明以泻六腑热,诸穴合用,热去肿消,经通痛止。
10. 补肾止痛
特点:肝肾亏损,肾主骨,肝主筋,则见筋骨疼痛,再加寒邪外袭,则易疼痛加重。
治则:补肝肾强筋骨,通络止痛。
选穴:肝俞、肾俞、太溪、大杼。
穴解:精血亏损,筋骨失养,则常见腰膝疼痛。肝肾亏虚,则常见失眠、心悸、耳鸣、头晕、脉沉细弦等症。
2022-07-05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1:14: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6. 温中止痛 特点:多见于寒阻中焦,或寒邪直中,或寒从内生,阻滞中焦,常见脘腹疼痛、胃脘痛、腹痛、痛经等。治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选穴:中脘、气海、脾俞。穴解:多用灸法。中脘、气海艾灸或温针灸,可温中下二焦,散寒行气止痛,脾俞针灸并用,温运脾阳,散寒行气,通络止痛。7. 消导...

  • 大接经疗法通过针刺原穴和络穴来调节经络平衡,对腰痛则需找准痛点,以命门定位,俯卧位1.5寸针刺,翻身确认痛点消除。一个患者经此治疗,命门左3厘米的疼痛在9个月后消失,次日即能恢复正常工作。截根疗法适用于瘰疬等,找准穴位消毒后刺入,留针20分钟,隔3天再针。痛点止痛法针对小面积疼痛,操作简...

  • 1、针灸治疗方法一选穴:取患者双侧三阴交、行间穴、阳陵泉操作步骤:患者取平卧伸膝位,取75%的酒精常规消毒,取直径0.25mm,长40mm的银针针灸,分别刺入三阴交、行间穴和阳陵泉,进针0.5-0.8寸,三阴交和阳陵泉进针1-1.5寸,的气候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3次,4周为一个疗程。功效:此方法适用于...

  • 二、按压身体穴位 对于因着凉等偶尔出现痛经且痛经不剧烈的患者,可按压身体穴位缓解疼痛,比如足三里、三阴交、地机穴等。 还可进行耳穴压丸法治疗,取穴一般取内分泌、内生殖器、肾、腰骶椎等与痛经相关穴位,每次选24个穴位,按揉此处以加强刺激,缓解痛经。请注意,以上方法虽能快速止痛,但痛经的根源...

  • 六、痛点止痛法针灸的缪刺取穴法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即选好病侧的穴位而针其健侧的同名穴,效果较好,是调整经络平衡的治疗方法。“痛点止痛法”是专为治疗小面积疼痛的一种止痛方法。周身不论何处疼痛都可以使用,但只限于直径 1 厘米以内的小范围疼痛。该法操作简便,效果迅速,能够达到针入病除。具体做法是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