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常用穴位解说

我给你详细介绍四个穴位吧,基本上可以覆盖人体的常见病: 1、头面合谷收 2、颈肩列缺有 3、腰背委中求 4、肚腹三里疗 一、合谷 “头面合谷收”合谷是大肠经的原穴,也是临床常用的四总穴之一。有清热镇痛、安神通络、疏风解表的作用。
位置: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放在张开手的虎口上,拇指尖达到之处即合谷穴,用力时力偏向食指的延长线。
主治:头面部、口腔、咽喉部疾病。如头痛、牙疼、目赤肿痛、感冒、多汗等。 二、 列缺 所有的颈部和肩膀酸痛都可以点按这个穴位。
位置:让患者的两手虎 叉,食指端所指凹陷处就是本穴,也就是挠骨茎突的起点。
主治:项痛、咽喉肿痛、偏头痛、口眼歪斜、咳嗽、牙疼。 三、 委中 “委”委屈也,“中”中间,即曲屈膝关节面在腘窝正中凹陷处,故名委中。 ­ 位置:膝盖后方褶皱的正中央位置,触摸时可以感觉到脉搏的跳动。 ­ 主治:下肢麻痹、腰痛、半身不遂、小便不利、腰腿牵痛、腹痛、吐泻。 四、 足三里 该穴是胃气的居会之所,是胃经的“合穴”,故名足三里。
位置:位于犊鼻穴直下三寸(四横指),距胫骨约一横指处。
主治:下肢瘫痪、胃痛、消化不良、呕吐、便秘、高血压、肠鸣、失眠、头晕、头痛、腹胀、泄泻等。
下面我来给你介绍穴位的找法,你可以先拿穴位小人从理论上面去对照,然后用“同身寸”法在自己的身体上面感觉,最后用掌握到的知识在别人的身上实践。祝你学有所成!!!下面我就把前几天写好的《怎样找到穴位的准确位置》复制给你。学好为盼! 使用经络点穴治疗常见病,最重要的就是找准穴位。不管你的点穴疗法多优越,如果不能准确地找到穴位,一切都是枉费心机,没有任何意义。大部分人都知道点穴疗法的重要性,因为点穴位不仅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没有针灸的心理负担,但是因为找准穴位比较困难,所以不太被人们使用,这样就不能发挥人体的最大潜能,实在是太可惜了。在这里,我来给大家介绍一种任何人都能使用的,既简便又准确的找准穴位的诀窍。 人体穴位找准不是太难,不过对于初学者也不太容易,熟能生巧,只要你们按照我的办法去做,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 一、到医疗器械店买一个模型小人,这样比较直观(买不买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决定,买了更好,确实很方便),但是最大的缺陷就是只有大概,不精确;有尺寸的穴位图也行,对于死记硬背比较好,最不方便的就是平面没有立体感。 二、找穴位一般按照书上讲的尺寸去找,但是一定注意这里的尺寸不是指的标准的尺寸,而是说的“同身寸法”,即某人一定要用某人自己的指头去寻找----一拇指的宽度为一寸,食指加中指的宽度为一寸五,食指、中指加无名指的宽度为二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加小指的宽度为三寸,一个手掌的宽度为四寸。 三、穴位的正常感觉是酸、困、麻。如果你按照以上办法寻找了,但是没有任何感觉的话,你可以再适当上点、下点、左点、右点,直到找准为止。 另外,如果你对身体骨骼的位置比较了解的话,准确地找到穴位就比较容易了。因为大部分穴位都在骨骼的拐角处(比如阴陵泉穴)、骨骼与骨骼的交接处(比如太渊穴)、骨骼中间的空隙处(比如二白穴)和骨骼的分界处(比如太冲穴)。假如大家掌握了以上穴位的准确找法,那么你寻找起穴位就会得心应手了。2013-07-13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1:16: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6. 神阙穴 取穴位置:人体肚脐。按摩方法:每晚睡前,双手搓热,左下右上叠放在肚脐,男性顺时针揉动,女性逆时针揉动,每次360下。功效:充盈真气、恢复体力、强壮腰膝、补养气血、益寿延年、治疗腹痛肠鸣、水肿腹胀、泻痢脱肛等。以上穴位按摩对降压有辅助作用的穴位包括曲池穴、内关穴、风池穴。通过这...

  • 阳陵泉穴:舒筋活络穴 阳陵泉人体穴位。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八会穴之筋会。主治范围: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

  •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经脉》,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直刺0.5~1寸。取穴方法: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

  • 1.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是人体多条经络的交汇点。此穴位与大脑功能紧密相关,常用于治疗头痛、失眠、焦虑等疾病。2.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是调理脾胃功能的重要穴位。对于消化不良、胃痛、腹胀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3. 涌泉穴:位于足底中心,是肾经的重要穴位。按摩此穴位可以滋补肾气,对于...

  • 取穴方法: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研究进展:针刺中脘,可使胃蠕动增强,幽门开放,肠鸣音增加,空肠蠕动增强。艾灸中脘,见小白鼠的单核巨细胞吞噬机能增强。胆绞痛:用解痉止痛膏贴中脘穴。取白芷10g...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