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包括肝、心、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来看!
1.心与肺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脉和肺主气之间的关系。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而血液正常的循环,营养于周身,方能维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由于宗气具有走息道而司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的生理功能,所以联结心和肺中心环节主要是“宗气”。
2.心与脾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的密切联系。脾气健运,气血充盈,则心有所主。脾气健旺,脾的统血功能正常,则血行脉中,而不逸出于脉外。在病理上,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导致血液妄行,均可引起血虚而心无所主。可见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临床表现。
3.心与肝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活动方面。心之行血功能正常,则肝有所藏;而肝不藏血,心无所主。故在临床上“心肝血虚”亦常同时出现。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由于情志所伤,多化火伤阴,因而在临床上心肝阴虚、心肝火旺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
4.心与肾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肾阴阳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称为“心肾相交”,也称“水火既济”。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心肾关系失调,出现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见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称为“心肾不交”,也称“水火失济”。
5.肺与脾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代谢两个方面。宗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所吸入的清气和脾的运化功能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津液的输布代谢,主要与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和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的功能有关。脾气虚损时,常可导致肺气不足;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出现喘咳痰多等临床表现。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6.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机的调节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对于全身气机的调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可出现咳逆上气,甚则咯血等病证,称之为“肝火犯肺”。相反,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亦可影响及肝,使肝之疏泄不利,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引痛胀满、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
7.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而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因此,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失职,累及于肾,而致尿少,甚则水肿;肾的气化失司,关门不利,则水泛为肿,甚则出现喘咳而不得平卧。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肾气充盛,肺吸入之清气方能下纳于肾。此外,肺与肾之间的阴液也是相互资生的,肾阴虚与肺阴虚亦可互相损及而同时并见,出现颧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8.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肝的疏泄对脾的运化功能的影响,以及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等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若肝失疏泄,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可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脾运健旺,生血有源,且血不逸出脉外,则肝有所藏。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导致肝血不足。
9.肝与肾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血和精之间以及阴液之间的相互滋生的关系。肝肾之间有“肝肾同源”之说。肝藏血,肾藏精。肝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肝血的滋养。由于肝肾同源,所以肝肾阴阳相互制约,协调平衡。如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如肝阴不足,可导致肾阴亏虚,而致虚火内生。另外,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
10.脾与肾
脾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先后天之本的相互促进方面。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而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因此,脾与肾在生理上是后天与先天之间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症。若脾阳久虚,进而也可损及肾阳,形成脾肾阳虚之病证。
1.六腑生理功能的相互联系
六腑,是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的,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和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小肠的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其清者为精微物质,经脾的转输,营养全身;其剩余之水液吸收后渗入膀胱;其浊者为糟粕,下达于大肠。渗入膀胱之液,经气化作用及时排出体外;进入大肠的糟粕,经传导与燥化,由肛门排出体外。在饮食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还有赖于胆汁的排泄以助食物的消化;三焦则是水谷传化的道路。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有“六腑以通为用”和“腑病以通为补”的说法。
2.六腑病理变化的相互影响
六腑之间在病理上亦可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消灼津液,可致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秘结;而大便燥结,便秘不行,亦可影响胃的和降,而使胃气上逆,出现恶心、呕吐等症。又如胆火炽盛,常可犯胃,导致胃失和降而见呕吐苦水。脾胃湿热,熏蒸肝胆,而使胆汁外泄,可发生黄疸病证。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脏腑表里配合关系的依据
主要为经脉络属、生理配合、病理相关。
2.心与小肠
手少阴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手太阳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构成了表里关系。心火下降助小肠泌别清浊,小肠腑气通畅亦有助于心火下降。在病理方面,心有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热赤、尿痛等症。
3.肺与大肠
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气的肃降。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可影响肺的肃降,产生胸满、喘咳等症。如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而肠燥,可见大便干结或便秘。
4.脾与胃
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为腑属阳,脾为脏属阴,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
5.肝与胆
胆附于肝,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所以能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亦依靠肝的疏泄功能。
6.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小便排泄方面。
2022-05-19
1.心与肺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脉和肺主气之间的关系。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而血液正常的循环,营养于周身,方能维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由于宗气具有走息道而司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的生理功能,所以联结心和肺中心环节主要是“宗气”。
2.心与脾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的密切联系。脾气健运,气血充盈,则心有所主。脾气健旺,脾的统血功能正常,则血行脉中,而不逸出于脉外。在病理上,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导致血液妄行,均可引起血虚而心无所主。可见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临床表现。
3.心与肝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活动方面。心之行血功能正常,则肝有所藏;而肝不藏血,心无所主。故在临床上“心肝血虚”亦常同时出现。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由于情志所伤,多化火伤阴,因而在临床上心肝阴虚、心肝火旺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
4.心与肾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肾阴阳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称为“心肾相交”,也称“水火既济”。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心肾关系失调,出现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见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称为“心肾不交”,也称“水火失济”。
5.肺与脾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代谢两个方面。宗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所吸入的清气和脾的运化功能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津液的输布代谢,主要与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和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的功能有关。脾气虚损时,常可导致肺气不足;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出现喘咳痰多等临床表现。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6.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机的调节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对于全身气机的调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可出现咳逆上气,甚则咯血等病证,称之为“肝火犯肺”。相反,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亦可影响及肝,使肝之疏泄不利,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引痛胀满、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
7.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而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因此,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失职,累及于肾,而致尿少,甚则水肿;肾的气化失司,关门不利,则水泛为肿,甚则出现喘咳而不得平卧。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肾气充盛,肺吸入之清气方能下纳于肾。此外,肺与肾之间的阴液也是相互资生的,肾阴虚与肺阴虚亦可互相损及而同时并见,出现颧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8.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肝的疏泄对脾的运化功能的影响,以及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等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若肝失疏泄,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可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脾运健旺,生血有源,且血不逸出脉外,则肝有所藏。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导致肝血不足。
9.肝与肾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血和精之间以及阴液之间的相互滋生的关系。肝肾之间有“肝肾同源”之说。肝藏血,肾藏精。肝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肝血的滋养。由于肝肾同源,所以肝肾阴阳相互制约,协调平衡。如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如肝阴不足,可导致肾阴亏虚,而致虚火内生。另外,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
10.脾与肾
脾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先后天之本的相互促进方面。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而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因此,脾与肾在生理上是后天与先天之间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症。若脾阳久虚,进而也可损及肾阳,形成脾肾阳虚之病证。
1.六腑生理功能的相互联系
六腑,是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的,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和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小肠的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其清者为精微物质,经脾的转输,营养全身;其剩余之水液吸收后渗入膀胱;其浊者为糟粕,下达于大肠。渗入膀胱之液,经气化作用及时排出体外;进入大肠的糟粕,经传导与燥化,由肛门排出体外。在饮食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还有赖于胆汁的排泄以助食物的消化;三焦则是水谷传化的道路。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有“六腑以通为用”和“腑病以通为补”的说法。
2.六腑病理变化的相互影响
六腑之间在病理上亦可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消灼津液,可致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秘结;而大便燥结,便秘不行,亦可影响胃的和降,而使胃气上逆,出现恶心、呕吐等症。又如胆火炽盛,常可犯胃,导致胃失和降而见呕吐苦水。脾胃湿热,熏蒸肝胆,而使胆汁外泄,可发生黄疸病证。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脏腑表里配合关系的依据
主要为经脉络属、生理配合、病理相关。
2.心与小肠
手少阴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手太阳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构成了表里关系。心火下降助小肠泌别清浊,小肠腑气通畅亦有助于心火下降。在病理方面,心有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热赤、尿痛等症。
3.肺与大肠
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气的肃降。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可影响肺的肃降,产生胸满、喘咳等症。如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而肠燥,可见大便干结或便秘。
4.脾与胃
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为腑属阳,脾为脏属阴,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
5.肝与胆
胆附于肝,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所以能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亦依靠肝的疏泄功能。
6.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小便排泄方面。
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