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的中医调理

我在门诊遇到过不少胃病患者,常用一个方加减:柴胡,党参,黄芪,丹参,延胡索,砂仁,大腹皮,法半夏,黄连,干姜,茯苓,陈皮,炒鸡内金。胃酸多或溃疡者加海螵蛸,瓦楞子,吴茱萸。血瘀者加川芎。痰多加莱菔子。"胃不和则卧不安",胃病伴失眠者多,加首乌藤,琥珀粉。大便干加生白术,大黄。阴虚加黄精,麦冬。阳虚加桂枝。这个方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一次去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会遇到国医大师孙光荣先生,我向他请教了胃病治疗思路,他给我介绍了他的一个常用方和辨证思路,他的方的基础方是六君子汤,我在门诊使用效果不错。后来我跟裴正学先生抄方,他的父亲裴慎先生是甘肃省近代十大名中医之一。他给我讲了他当年带六二六医疗队去武威治胃癌,食道癌的故事。他用六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取得不错的效果。而外地一位专家带的六二六医疗队治食道癌用清热解毒,攻毒的方,效果不好。我把孙光荣,裴正学两位先生的方整合成了上面的方,方中加了柴胡,疏肝,因为我观察,胃病患者多有情绪不佳的情况。另外我在门诊还配合给胃病患者用食疗方,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我收集胃病食疗方的故事。20多年前我去甘肃省一个乡镇下乡,与乡干部聊天时,他们得知我是学中医的,就给我介绍了一个胃病食疗方。他说乡干部免不了喝酒,时间长了就有了胃病,怎么办呢?想起老辈人用过的一个方:早上煮一碗生姜汤饭前喝,晩上煮一碗白萝卜汤饭前吃喝,坚持一月。吃一月后胃病大多都好了,然后再喝酒,胃喝坏了再用此法,类试类效。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萝卜中药叫莱菔,萝卜煮水加白矾5克泡脚治脚气。治结核性、粘连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白萝卜一斤,切片,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每日一剂,一次服完。(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失音不语:萝卜生捣汁,入姜汁同服。(《普济方》)治痰热喉闭:萝卜汁和皂角浆,吐之。(《普济方》)治鼻衄不止:萝卜(捣汁)半盏,入酒少许,热服,并以汁注鼻中皆良。或以酒煎沸,入萝卜再煎饮之。根据以上资料,我认为这个方法有一定道理,我在上门诊时做了一点改进介绍给患者,患者反映不错。方法如下,早上喝半碗小麦面粉煮熟的面糊(稀一点的),然后喝小半碗生姜汤(10克生姜切未煮3分钟),晚上吃喝白萝卜(半个切碎煮烂)汤。坚持一月。2022-08-30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30: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药治疗胃病通常采用调和脾胃、疏肝解郁、消食导滞等方法,治疗原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选择药物。例如,慢性胃炎患者可能会有胃痛和胃胀的症状,可以考虑使用香砂养胃丸或三九胃泰等药物。对于胃溃疡患者,常见的症状是胃痛和反酸,乌贼骨丸可能是一个选择。消化不良则可能导致胃胀和嗳气,可以尝试使用山楂...

  • 中医治疗胃病的方法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针灸、拔罐、中药调理等。其中,针灸可以帮助调节人体气血,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拔罐则有助于疏通经络,缓解胃部不适;中药调理则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开具个性化的药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胃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

  • 胃病多由饮食不当引起,如暴饮暴食或三餐不规律。对于轻微的胃病,可选择口服胃药,并注意日常饮食调理,避免食用生冷寒凉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定时定量进食,做到少食多餐,以减少游离胃酸,减轻对胃的腐蚀。中医在治疗胃病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能从根本上调理脾胃。中医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对脾胃有独...

  • 胃病是临床经常见到的疾病,可以通过中医中药来进行对症处置,其中主要的方式是温胃,是治疗胃病的根本大法,比较常见的是用良附丸来治疗胃病。临床中可以适当的进行加减,比如患者出现了胸闷、腹胀,可以适当的增加香附、川楝子、郁金来行气止痛;如果女性出现痛经,可以增加当归、川芎的应用;如果患者胃痛...

  •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调理肠胃这个命题比较大比较广泛,要根据具体的脏腑来分别予以辨证论治,比如胃寒,我们可以用良附丸来进行温胃;伤食引起的胃病,我们可以用保和丸来消食导滞;情绪引起的肠胃病,我们可以用柴胡疏肝散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湿热中阻引起的胃痛,我们可以用清中汤来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