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阴阳指的是什么?

阴阳是一切事物都具有的对立面的两个名词,是用以说明每一事物都有阴阳相对的矛盾性,而且说明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发展变化的。所以《素问》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自然界对立统一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只能遵循这个法则,不能违背它),变化之父母(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依据这个法则发生的),生杀之本始(一切生成毁灭都由这个法则起始的),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自然界一切奥妙的所在)。治病必求于本(人是自然界生物之一,治病必须寻求这个根本法则)。”
在中医的概念中,人体是由阴阳所代表的两性物质产生和形成的。所以《素问》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又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又认为人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必须经常保持阴阳相对平衡,才能正常生活。所以《素问》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人体的阴阳一时出现不平衡,就必然生病,治病就是为了平衡阴阳。所以《素问》又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审其阴阳,以别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既然人体是阴阳对立面的统一体,那么经常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就能祛病延年。
由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并且都是由阴阳所代表的两性物质产生的,因此,人体不仅要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而且还要和自然界的阴阳相适应。所以在《素问》中反复地说,“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法则天地,象似日月”。凡是能这样适应自然条件的,能保持内外环境平衡的,在养生和预防疾病方面,就能达到长寿和健康的目的。
中医的诊断,虽然有六经辨证、营卫气血和三焦的划分,脏腑经络的区别,但是,谈到中医诊断的原则高度,总不离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而八纲之中,阴阳又为其他六纲的总纲。这就是说,尽管疾病证候是千变万化的,但总不外乎阴阳的范畴。因此,不难理解,属于诊断方面的辨证原则,也当以阴阳为总纲领。所以《素问》有“善诊者,察色按脉,告别阴阳”,“审其阴阳,以别刚柔”,“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谨熟阴阳,无与众谋”等等说法,都是说明阴阳是辨证的首要关键。
总的说来,中医诊断,主要是综合症状,反复观察,加以分析归纳,辨别其阴阳偏胜或偏衰。如阳偏胜则属阳症,阴偏胜则属于阴症。此外,还有由于阴衰而导致阳盛,或由阳衰而导致阴盛,或阴阳俱虚的现象,也是辨证上很重要的问题。掌握这些关键性问题,对于辨证施治才有准则,才能做到较有把握的治疗。
中药一般运用的规律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而这些规律,都是在阴阳说的指导下产生的。
以四气来说,则“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以五味来说,则“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在气味之中,又有厚薄之区别,如《素问》说:“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至于升降浮沉,则浮为阳,沉降为阴。应用中药,必须熟悉这些根本规律,才能正确地运用。
2020-01-03
中医中的阴阳说的是什么?

2020-11-19
我就是个中医,在这里阴阳是指一种气,男的是阳气,女的是阴气。也有时候,男的是阴气,女的是阳气2020-01-11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2020-01-09
mcxzy 阅读 42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2:44: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概念,最初用来描述阳光的照射面和背光面。2. 后来,这一概念被扩展到气候的冷热、方位的上下左右以及事物的动态状态等方面。3.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包含着相互对立且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4. 他们相信,阴阳之间的对立和统一是宇宙万物生成、变化和...

  • 中医的阴阳概念是指万物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互补、相对和对立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所呈现的状态就被称为阴阳。阴可以理解为负极、阴性的一方面,代表了凉、柔、湿、缓、内在、沉淀等特性。阳则可以理解为正极、阳性的一方面,代表了热、刚、干、急、外在、运动等特性。对于中医来说,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

  • 阴阳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它不仅用来描述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对立关系,还用于解释同一事物内部对立面的性质。在自然界,凡是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无形、明亮、兴奋的都归类为阳,而相对静止、内守、下降、寒冷、有形、晦暗、抑制的则被视为阴。这种对立统一的概念引入医学后,将推动温煦兴...

  • 1. 阴阳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用以阐述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2. 在人体结构上,阴阳区分内外、表里、寒热、虚实等对立面,这些对立面在疾病过程中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3. 中医用阴阳来概括这些对立面,如表里证、寒热证、虚实证,其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

  • 阴阳,一词源自古中国,蕴含深远哲理。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概念被广泛应用于解释人体健康与疾病。理解阴阳,对道家修行者来说,是入门基础,因为它关乎如何调节身体的能量状态。阴阳分为整体阴阳与脏腑阴阳。整体阴阳,指的是全身的阴阳平衡,与道家所追求的“纯阳之体”相对应。整体阴阳水平过高,即为过热...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