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胀气中药方_肠胀气中药方有什么

  肠胀气也就是胃肠气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道不通畅或梗阻胃肠道的气体不能随胃肠蠕动排出体外,气体聚于胃肠道内称胃肠气胀。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肠胀气的 中药 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肠胀气的中药方
  脾胃虚弱腹胀满不适,不思饮食,喜热喜揉按,气短乏力,体倦懒言。

  1、砂仁10克,陈皮6克,山药2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2、党参12克,白术10克,鸡内金6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3、党参10克,山药30克,砂仁6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4、党参、炒白术各12克,蔻仁3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饮食积滞腹部胀满,不能按压,按压会加重不舒服症状;呃气恶心,打嗝后有腐臭味,吞酸。

  1、焦山楂30克,炒枳壳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完,饭后服用。

  2、神曲15克,陈皮、香附各10克,鸡内金6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3、炒枳实、厚朴各6克,山楂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4、厚朴、苍术各6克,陈皮1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5、山楂15克,莱菔子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情志郁结腹胀不适,痞塞满闷,心烦易怒,两胁作胀。

  1、柴胡、炒枳实各6克,白芍10克,甘草3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2、炒枳壳10克,炒白术12克,焦山楂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3、砂仁、栀子各6克,陈皮1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4、川芎5克,香附10克,神曲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5、、苏叶10克,佛手5克, 酒军2克(酒制大黄,后下)。水煎取汁,分3次服。
  肠胀气的饮食调理
  1、少吃高纤维食物。如土豆、面食、豆类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葱等,都易在肠胃部制造气体,最后导致腹胀。

  2、不要吃不易 消化 的食物。炒豆、硬煎饼等硬性食物不容易消化,在胃肠里滞留的时间也较长,可能产生较多气体引发腹胀。

  3、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进食太快,或边走边吃,容易吞进不少空气;常用吸管喝饮料也会让大量空气潜入胃部,引起腹胀。

  4、克服不良情绪。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制造过多胃酸,其结果是胃气增多,腹胀加剧。

  5、适当锻炼身体。每天坚持1小时左右的适量运动,不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还可帮助消化系统维持正常功能。

  6、注意某些疾患。对某些疾患来说,腹胀或是先兆,或是症状之一,它们包括:过敏性肠炎、溃疡性 结肠炎 、膀胱瘤等。
  肠胀气吃引发原因
  1、肠内的气体约有90%经口吞入,正常人每天所吞下的空气有500~1000毫升,人体吞下空气到小肠时,空气中的氧气会被吸收,而氮气则跑到大肠成为大肠气的主要成分。很多情况下,人体会不知不觉吞下空气,还有一些人在紧张时会不自主地做出吞口水的动作,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肠内气体的增加。

  2、大肠制造气体是因为肠蠕动障碍,造成细菌对食物过度发酵,而产生大量的气体;或因为肠道中某种消化酵素有问题,而导致某种食物的 消化不良 ,最常见的就是乳糖不耐受性。

  3、胃酸过多也会引起胀气,胃中过多的胃酸和胰液中和后会产生二氧化碳,而造成胀气、打嗝。

猜你喜欢:

1. 盲肠炎的治疗方法

2. 结肠炎最佳治疗方法

3. 全国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题答案

4. 胆汁反流偏方

5. 治疗感冒中药方2022-07-21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19 21:31: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同仁堂参桂理中丸 人参、肉桂、干姜、附子(制)、白术(炒)、甘草。温中散寒,祛湿定痛。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寒湿疝气,妇女血寒,行经腹痛。2、桂附理中丸 肉桂附片党参白术(炒)炮姜炙甘草。是温补脾肾之阳、散寒止痛的名方。方中附子、肉桂温肾阳,...

  • 枳实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破气除痞,化痰消积的作用。常用于胃肠气结,运行缓慢导致的胀满、疼痛等问题。枳实能行破除胀作用很强,对于肠道热结的便秘效果也很好。枳实还能消痰除胀,对于痰湿阻滞胃肠,气滞不通而出现的胃胀、腹胀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综上,青皮消积化滞,疏肝理气...

  • 面对孩子肠胀气的问题,家长可以考虑使用一些传统中药来缓解孩子的不适。例如,保和丸和四磨汤口服液都是较为常用的选择,这两种药物被认为有助于促进肠胃的消化和排气。保和丸是一种传统的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山楂、神曲等,具有消食化积、和胃的作用。四磨汤口服液则主要由大黄、槟榔、枳实、乌药等药材...

  • 治疗胃胀的中药方 鸡莱散:鸡内金3克、莱菔子6克,炒黄研末,分3次温开水调服。胃痛腹胀,厌食拒按,恶心欲呕,吐后痛减者适用。鲫鱼椒姜汤:鲫鱼500克,洗净切片,水煮沸,加入豆豉、胡椒、干姜、陈皮,空腹食之。不能下食,虚弱无力,胃部饱满,遇寒则发,喜温喜按,形寒肢冷者尤宜。姜枣饮:...

  • 像枳实,枳壳,木香,砂仁,厚朴,萝卜子,槟榔,大菔皮,香附,陈皮,青皮,川楝子等等。但单味中药,一般不是药力不够,就是功效不完全对症,而且性味也有偏颇,副作用可能会大,而往往收效不著。还是要根据具体症状表现,开方子或中成药。所谓药有个性长,方有合群之妙 ...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