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躺越睡不着?穴位按摩摆脱失眠

双手交叠按摩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指处,按摩此穴能够改善气滞血瘀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精力减退的症状,养血养气,利于美容。先将双手叠在一起按压此穴位,亦可以连同此穴周围做圈状的按摩,连续60次。
按摩鸠尾穴。鸠尾穴位于人体的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按压此穴,能消除疲劳和焦躁情绪,带来心态安宁的睡眠。按摩时,先用两个大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
安眠穴。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点按神门穴。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按摩方法:晚上睡前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神门穴15-20次即可。点按刺激神门穴,用力不要过重,以有酸胀感为宜。
按揉三阴交穴。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 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按摩方法:一只手的四指握住足外踝,大拇指曲屈垂直按在三阴交穴位上,使之有阵阵酸麻胀感。
点按太冲。太冲穴属足厥阴心肝经之穴位的重要穴道之一。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按摩方法:用大拇指点按。生气(肝火)时按太冲穴 。
拍心包经。由上自下以空掌拍打双上肢心包经循行部位5~8分钟,重点在肘部内侧,心包经位于双上肢内侧的正中线上。中医认为,失眠与心有关。所以,拍打心包经可以清心除烦,可白天做,对于失眠伴有思绪多、压力大、平素情绪易紧张者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梳头法。如果您担心穴位找不准也没有关系,可以用简单的梳头法来疏通整个头部的经络,达到放松助眠的方法。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把梳头当作“安眠药”。具体的操作方法:用梳子梳头,方向为:(1)前发际、头顶、后头、项部,左中右三行;(2)从头顶中央作为起点,呈放射状分别向头角、太阳穴、 耳上发际、耳后发际方向梳。左右相同。睡前梳头至少五分钟。也可用指叩,双手弯曲,除拇指外,余四指垂直叩击头皮,方向与要求同梳子梳法。2024-10-13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7:56: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按摩鸠尾穴。鸠尾穴位于人体的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按压此穴,能消除疲劳和焦躁情绪,带来心态安宁的睡眠。按摩时,先用两个大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安眠穴。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

  • 方法:按摩时闭眼,用食指按揉3分钟即可。6、印堂穴 部位:位于额部,两眉头中间处。方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摩手法由轻渐重,按揉 50次。预防失眠的方法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每天不要睡得过晚,应该早睡早起,尽量在10点就上床进行睡觉的准备。2、睡前避免暴饮暴食 在睡觉前2个小时应该禁止...

  • 首先,尝试拍打涌泉穴。每晚睡前洗脚后,舒适地端坐在床上,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脚涌泉穴120次,接着用左手掌拍打右脚涌泉穴同样次数。每次拍打时,力度应适中,以感到微微胀痛为宜。这种方法有助于驱散失眠,让您轻松入睡。其次,可以尝试卧位气功法。右侧卧位,选择适中的枕头,保持全身轻松自然,双目闭合,...

  •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按摩涌泉穴。这个穴位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按摩时,可以双脚自然分开,或采取盘腿坐位,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推搓涌泉穴,或轻轻拍打该穴位,直至足底部有热感为宜。这样做不仅能补肾安神,还能固本培元、延年益寿。此外,神门穴...

  • 此外,点压穴位也是一种有效的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的指面分别按压两侧小腿的三阳交穴和足三里穴,这些穴位能够调理足三阴之经气,健脾、通经活血。同时,用两手拇指着于小腿内侧的阴陵泉穴和小腿外侧的阳陵泉穴,自上而下推移至三阴交穴和绝骨穴,约推移40-50次。对于失眠患者而言,除了上述的按摩方法外...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