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老得快,收好4个药食方,养出好气色

气血是生命的基础,气血不足虽不是大病,但它却是很多疾病的根源所在。俗话说“气血调和则五脏安,气血不和则疾病生”,女人的确是要靠气血养的。

当气血不足时,女人就易表现为腰膝酸软、皮肤暗沉、双目干涩、头晕眼花、头发稀疏发黄、四季手脚冰冷,因此若想拥有面若桃花的 健康 气色,赶紧调理气血吧!补益气血

当发现自己气血不足时,就赶紧补补吧!这4招帮你把气血补回来,快学起来~

益气补血:当归黄芪汤
当归既能活血化瘀,又具有很强的补血作用。小腹怕冷以及手脚冰凉的人就适合服用当归,当归具有活血、补血的功效,可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反之,手心发热的人不适合用当归调养,这是因为阴虚有热,当归药性偏温,有热就不太适合。这类人应该选用甘寒养阴的药材,比如地黄、莲子、枸杞子等。

做法: 历史 上用当归补血的名方有当归补血汤,它是金元时代李东垣在《内外伤辩惑论》中所创造的益气补血方剂,由黄芪和当归以5:1组成,如取黄芪30克、当归6克,空腹时温服。

方中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气血之源;当归补血和营,以充实造血物质,如此阳生阴长,气旺血生。

补血养颜:红枣木耳汤

在我们脾胃虚弱又需要补血的时候,该怎么办呢?这时可以考虑选用大枣。

大枣有健脾、养血、补气的作用,所谓“一天吃仨枣,青春不会老”,可见吃大枣对人体是非常有好处的。搭配同样具有补气养血的黑木耳,补血效果更好。

做法: 取黑木耳25克、红枣12粒、瘦肉250克、盐1/2茶匙,文火煲2小时即可。

滋阴补血:阿胶银耳羹

手脚冰凉看似是阳虚寒症,对于女性来讲,大多与气血有关,即气不能推动血液将温暖送达末梢血管,尤其是我们的手脚离心脏最远,同理血虚会导致我们末梢血管血量灌注不足。阿胶主要功用在于滋阴补血,因此,对于体弱血虚的女性,可以适量服用阿胶。

银耳性平,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的作用,还可以滋阴润肺。和阿胶搭配食用,有益气补虚、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肺肾阴虚、虚劳咳喘,或咳嗽日久、气阴两伤者。

做法: 5克银耳水发与打碎的5克阿胶一同放入碗中,隔水蒸3小时,加冰糖调味即成。消化不良的人,不宜食用阿胶,否则会阻碍胃气。

气血双补:桑椹泡水
桑椹的主要功效是滋阴养血,也是气血双补的药食同源之品。《随息居饮食谱》认为“桑椹,滋肝肾,充血液,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本草经疏》称“桑椹,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所以民间称其为“补血果”。

桑椹性凉,味甘酸,色黑者入肾,色红者入心,有补肾固精,乌须黑发,养血滋阴,润燥生津,宁心安神等功用。

做法: 新鲜的桑椹有季节性,只有盛夏短短几天,平时我们可以选择用桑椹干来泡水喝。另外,像桂圆红枣枸杞茶,常喝能暖宫温血,每天一杯也能改善气色差的问题。

补血也要藏好血:
我们补气血可不能一边补一边“漏”,补完还要守得住、藏得住,要想藏好血,就得好好对待肝,因为肝是藏血的器官。

喜欢熬夜的女性朋友要注意了,丑时(凌晨1时~3时)是肝经值班的时间,在丑时前就最好进入睡眠,肝才能藏好血。女人要想气血好,拒绝做“夜猫子”也是很重要的。
2022-08-02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5:14: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黑木耳是血管清道夫,适合中老年人、三高人群;红枣补血养颜、是天然的维生素丸;生姜能够刺激血管和心脏,这道红枣木耳汤不仅补血养颜,对五脏和心脑血管也很有益处。3、桂仁胶粉——气血双补 原料:阿胶、红枣、枸杞、山药、桂圆、干姜、蜂蜜等 将原料制作成膏,冬季滋补,膏方最佳。这道药膳使用多种药...

  • 1、善用药膳调理 中草药里边人参、黄芪是最主要的补气药。人参性温,味甘微苦,是众所周知的补气食物,也是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气中药。医书中说它“补五脏气不足”,可见人参能大补元气,气虚的人食用人参补气效果很好。党参和太子参也有与人参相同的作用,但功效较缓较弱,适合亚健康气虚体质的人食用...

  • 一、五红汤:红枣、红豆、红皮花生、枸杞子、红糖,各适量,先把红枣、红豆、红皮花生、枸杞子洗干净,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开火煮熟,好后加入红糖进行调味即可服用,不只可调理气血,同时还具有养血止血、气血双补的效果,对于气血不足、贫血的女性可常服。二、八珍汤:当归、人参、白术、苓茯、川...

  • 1、气血不足的食疗药膳1、黄芪鳝鱼汤原料:黄芪20克,鳝鱼1条,红枣10个,盐、姜、蒜、油适量。制法:黄芪、红枣洗净,大蒜切片,姜洗净切丝,鳝鱼宰杀后去肠杂,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油烧热,放入鳝鱼块、姜末,炒至鳝鱼半熟,将红枣、黄芪放入锅内,加清水,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煲1小时,加盐调味...

  • 一、饮食调理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同时确保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龙眼、红糖、红枣、黑豆、莲子、当归及阿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请注意,饮食调理并非一蹴而就,需持之以恒方能见效。二、中药调理 对于严重的气血不足,可在医生指导之下选用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临床上,当归、阿胶、川芎、月季、玫瑰、...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