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骨穴是位于人体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的穴位,属于任脉,与足厥阴肝经相接。以下是关于曲骨穴的详细介绍:
位置:曲骨穴在仰卧位时,位于前正中线,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取穴时,只需在腹部中线,耻骨联合上缘凹陷处操作即可。
解剖结构:从解剖学角度来看,曲骨穴下方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和壁腹膜。浅层分布有髂腹下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则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
功效:曲骨穴具有通利小便、调经止痛的功能。它常用于治疗赤白带下、小便淋沥、遗尿、遗精、阳痿、阴囊湿疹、五脏虚弱、虚乏冷极、膀胱炎、产后子宫收缩不全、子宫内膜炎等病症。
针刺与艾灸:针刺或艾灸曲骨穴时,应直刺0.5~1寸。但需注意,孕妇禁止针刺此穴。
配伍使用:曲骨穴常与肾俞、志室、大赫、关元、命门等穴位配伍使用,以治疗阳萎、遗精、湿热下注型的阳萎、遗精、癃闭、淋症、阴痒、湿疹、带下等病证,以及肾虚、遗尿、小便不利等病症。
重要性:作为任脉与足厥阴之会,曲骨穴具有独特的功效,对于多种疾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是中医针灸中的重要穴位之一。
2025-03-10
位置:曲骨穴在仰卧位时,位于前正中线,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取穴时,只需在腹部中线,耻骨联合上缘凹陷处操作即可。
解剖结构:从解剖学角度来看,曲骨穴下方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和壁腹膜。浅层分布有髂腹下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则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
功效:曲骨穴具有通利小便、调经止痛的功能。它常用于治疗赤白带下、小便淋沥、遗尿、遗精、阳痿、阴囊湿疹、五脏虚弱、虚乏冷极、膀胱炎、产后子宫收缩不全、子宫内膜炎等病症。
针刺与艾灸:针刺或艾灸曲骨穴时,应直刺0.5~1寸。但需注意,孕妇禁止针刺此穴。
配伍使用:曲骨穴常与肾俞、志室、大赫、关元、命门等穴位配伍使用,以治疗阳萎、遗精、湿热下注型的阳萎、遗精、癃闭、淋症、阴痒、湿疹、带下等病证,以及肾虚、遗尿、小便不利等病症。
重要性:作为任脉与足厥阴之会,曲骨穴具有独特的功效,对于多种疾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是中医针灸中的重要穴位之一。
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