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人体穴位常识

人体的穴位,学名为“腧穴”,其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人体拥有约409个穴位,其中单穴52个,双穴309个,经外奇穴48个。
人体中,有12条“正经”的经络,即左右对称的共24条。此外,正面中央有“任脉”,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贯穿全身,共有14条经络上的穴道,称为“正穴”,共计365处。
在108个要害穴中,有72个穴可以通过一般按摩手法点、按、揉等操作,而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其余36个穴被称作“死穴”,在正常情况下按摩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但若在生死搏斗中使用,可能构成致命威胁,因为这些穴道与人体生命关键部位相关。这些“死穴”分为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类,每类各有九个穴,共计36个。
关于穴位的歌诀提示了一些关键穴位的名称,例如“百会”、“尾闾”、“章门”、“十人九人亡”、“太阳”、“哑门”、“断脊无接骨”、“膝下急亡身”。这些穴位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对生命产生重大影响。
扩展资料穴位学名腧穴。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穴道。
2024-08-28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2:11: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中府 - 位于前胸外上方,第一肋间隙,距胸正中线6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闷、肩背痛、腹胀。2. 尺泽 - 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适用于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肘臂疼痛。3. 手三里 - 位于前臂背面挠侧,曲池下2寸。有助于缓解手臂麻木、屈伸困难、腹胀。4. 迎香 - 位于鼻...

  • 人体穴位通常被分为四类: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和耳穴。经穴,又称十四经穴,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它们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循行路线上,总计有361个。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经外奇穴,是指那些未归属于十四经脉,但定位明确且具有特定疗效的腧...

  • 阳陵泉穴:舒筋活络穴 阳陵泉人体穴位。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八会穴之筋会。主治范围: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

  •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穴位分布广泛,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对促进人体健康、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穴位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包括面部、四肢、胸腹等,每一个穴位都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重要节点。面部穴位对于美容养颜有着显著效果,如迎香穴可缓解鼻炎,四白穴能改善黑眼圈,而颊车穴则有助于消除...

  • 内关穴:养护心脏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经脉》,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直刺0.5~1寸。取穴方法: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