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之道博大精深,其中按摩与拔罐尤为常见。按摩,作为最简单直接的养生方式,通过正确刺激穴位,可带来强身健体之效。那么,如何按摩耳朵以达成养生目的呢?
1、鸣天鼓
将两掌紧贴于耳部,完全覆盖耳孔,并以拇指和小指固定位置。其余三指可一同或交错扣击头后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位,耳内会发出“咚咚”的鸣响,如同击鼓。此技法具有提神醒脑、增强听力的功效,不仅对养生保健大有裨益,还对治疗耳鸣、眩晕、失眠、头痛及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效果。
2、拎耳屏
将双手合指置于耳屏内侧,随后用食指和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进行。力度需逐渐加重,但务必避免产生痛感。每次持续3至5分钟。此按摩方法能有效缓解头痛、头昏及神经衰弱、耳鸣等症状。
3、摩耳轮
用食指贴于耳廓内层,而拇指则贴于外层,不论凹凸高低处,均进行捏揉。若发现痛点或不适的结带,可能表示对应的器官或肢体存在病变。适度增加捏揉次数有助于治疗疾病。此过程应持续2至5分钟,直至耳部感到发热为止。此法具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的效果,可预防或治疗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及颈椎病等疾病。
4、拔双耳
将两食指伸直后分别插入两耳孔内,旋转180度并重复此动作3次后迅速拔出,耳中会发出“啪啪”的鸣响。通常进行3至6次即可。此技法能提升听觉灵敏度并具备健脑功能。
5、推耳后
使用两手中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后,沿着翳风、瘛脉等穴位进行上下推擦,各推20至30次直至局部皮肤发热。此按摩方法具有滋肾养肝及降低血压的作用。
6、摩全耳
先将双手掌心摩擦发热,随后向后按摩耳朵的正面(腹面),再向前反复按摩背面。整个过程中应反复按摩5至6次。此技法能疏通经络并对肾脏及全身脏器产生保健作用。
除了上述针对耳朵的按摩方法外,通过按摩特定穴位也能帮助排毒。例如,合谷穴是一个关键穴位。体内毒素的积累会扰乱正常生理机能并影响新陈代谢。经常按压合谷穴有助于减轻或消除大肠经脉处组织和器官的疾患,进而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和食指呈45度角时,骨头延长线的交点处。按压时应用力朝小指方向推压,用双手拇指交替按压两手的穴位各20次。此外,曲池穴也是值得关注的穴位。它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紧密相关,因为日常排泄废物都依赖于肠道器官。因此,经常按压曲池穴有助于在繁忙的工作间隙进行排毒减压。
曲池穴位于手肘内侧弯曲处,当手肘内弯时,用拇指按压此处凹陷处会感觉轻微疼痛。按压时应用拇指稍微用力按压至略感疼痛的程度,持续5秒后松开,并双手交替互按3至5分钟。
2025-03-13
1、鸣天鼓
将两掌紧贴于耳部,完全覆盖耳孔,并以拇指和小指固定位置。其余三指可一同或交错扣击头后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位,耳内会发出“咚咚”的鸣响,如同击鼓。此技法具有提神醒脑、增强听力的功效,不仅对养生保健大有裨益,还对治疗耳鸣、眩晕、失眠、头痛及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效果。
2、拎耳屏
将双手合指置于耳屏内侧,随后用食指和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进行。力度需逐渐加重,但务必避免产生痛感。每次持续3至5分钟。此按摩方法能有效缓解头痛、头昏及神经衰弱、耳鸣等症状。
3、摩耳轮
用食指贴于耳廓内层,而拇指则贴于外层,不论凹凸高低处,均进行捏揉。若发现痛点或不适的结带,可能表示对应的器官或肢体存在病变。适度增加捏揉次数有助于治疗疾病。此过程应持续2至5分钟,直至耳部感到发热为止。此法具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的效果,可预防或治疗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及颈椎病等疾病。
4、拔双耳
将两食指伸直后分别插入两耳孔内,旋转180度并重复此动作3次后迅速拔出,耳中会发出“啪啪”的鸣响。通常进行3至6次即可。此技法能提升听觉灵敏度并具备健脑功能。
5、推耳后
使用两手中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后,沿着翳风、瘛脉等穴位进行上下推擦,各推20至30次直至局部皮肤发热。此按摩方法具有滋肾养肝及降低血压的作用。
6、摩全耳
先将双手掌心摩擦发热,随后向后按摩耳朵的正面(腹面),再向前反复按摩背面。整个过程中应反复按摩5至6次。此技法能疏通经络并对肾脏及全身脏器产生保健作用。
除了上述针对耳朵的按摩方法外,通过按摩特定穴位也能帮助排毒。例如,合谷穴是一个关键穴位。体内毒素的积累会扰乱正常生理机能并影响新陈代谢。经常按压合谷穴有助于减轻或消除大肠经脉处组织和器官的疾患,进而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和食指呈45度角时,骨头延长线的交点处。按压时应用力朝小指方向推压,用双手拇指交替按压两手的穴位各20次。此外,曲池穴也是值得关注的穴位。它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紧密相关,因为日常排泄废物都依赖于肠道器官。因此,经常按压曲池穴有助于在繁忙的工作间隙进行排毒减压。
曲池穴位于手肘内侧弯曲处,当手肘内弯时,用拇指按压此处凹陷处会感觉轻微疼痛。按压时应用拇指稍微用力按压至略感疼痛的程度,持续5秒后松开,并双手交替互按3至5分钟。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