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耳廓的特定区域对应全身器官组织,刺激这些区域(耳穴)能对相应脏腑有调治作用。常用刺激方法包括针刺、埋针、放血、耳穴贴压、磁疗、按摩等。耳穴的作用广泛,如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消炎、止痛、镇静、安眠等。刺激耳穴能激活人体的91个穴位,全由《耳穴名称与部位的国家标准方案》确定。当身体有病变时,耳部特定区域会反应,这些反应点统称为耳穴。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对耳穴的研究与应用加强,适应症不断扩大。目前耳穴治疗已达100多种,其中耳针麻醉在针刺麻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为统一耳穴命名与定位,1992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并在2008年进行了更新。人体每只耳朵上分布着91个穴位。
日常轻轻揉按耳朵,就能轻松激活这91个穴位。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穴位及其作用:
1. 神门穴:位于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调节大脑皮层,消炎、止痛、镇静、安眠,适用于失眠、痛症、戒断综合征,刺激方法可用手指按摩或压豆法。
2. 耳尖穴:在耳轮顶端与对耳轮上脚后缘相对,退热、镇静、降血压、止痛,抗过敏,治疗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多采用针刺放血法。
3. 内分泌穴:位于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调节全身内分泌,抗过敏,增强免疫调节,适用于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痤疮等,常与其他穴位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按揉耳朵能促进气血循环,每天10分钟的按摩有益于五脏六腑及全身的气血流通,减少病痛。下面介绍一些按摩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 掏耳窝:耳窝是调和五脏的关键区域,将手指放入耳窝内来回掏动,触及耳窝的每一处,每天100次。
2. 揉耳垂:耳垂对应大脑、面颊区域,按摩能美容养颜、醒神健脑,将食指和中指、拇指捏住耳垂揉动。
3. 拎耳屏:治疗头痛、耳鸣,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手法由轻到重,每次3-5分钟。
4. 揉外缘:增强四肢力量,促进长寿,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耳朵外缘,来回搓揉,每天100次。
5. 摩耳背:有助于降血压、通血管,手指沿着耳背从上往下摩擦,每天100次。
6. 搓全耳:提高整体效果,使气机更加顺畅,前后搓50次,再上下搓50次。2024-11-08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对耳穴的研究与应用加强,适应症不断扩大。目前耳穴治疗已达100多种,其中耳针麻醉在针刺麻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为统一耳穴命名与定位,1992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并在2008年进行了更新。人体每只耳朵上分布着91个穴位。
日常轻轻揉按耳朵,就能轻松激活这91个穴位。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穴位及其作用:
1. 神门穴:位于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调节大脑皮层,消炎、止痛、镇静、安眠,适用于失眠、痛症、戒断综合征,刺激方法可用手指按摩或压豆法。
2. 耳尖穴:在耳轮顶端与对耳轮上脚后缘相对,退热、镇静、降血压、止痛,抗过敏,治疗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多采用针刺放血法。
3. 内分泌穴:位于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调节全身内分泌,抗过敏,增强免疫调节,适用于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痤疮等,常与其他穴位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按揉耳朵能促进气血循环,每天10分钟的按摩有益于五脏六腑及全身的气血流通,减少病痛。下面介绍一些按摩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 掏耳窝:耳窝是调和五脏的关键区域,将手指放入耳窝内来回掏动,触及耳窝的每一处,每天100次。
2. 揉耳垂:耳垂对应大脑、面颊区域,按摩能美容养颜、醒神健脑,将食指和中指、拇指捏住耳垂揉动。
3. 拎耳屏:治疗头痛、耳鸣,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手法由轻到重,每次3-5分钟。
4. 揉外缘:增强四肢力量,促进长寿,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耳朵外缘,来回搓揉,每天100次。
5. 摩耳背:有助于降血压、通血管,手指沿着耳背从上往下摩擦,每天100次。
6. 搓全耳:提高整体效果,使气机更加顺畅,前后搓50次,再上下搓50次。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