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部疼痛相关激痛点及穴位

腰背部疼痛的神秘地图:穴位揭示激痛点解码
腰背部的不适常常困扰着我们,许多疼痛其实源自特定肌肉的激痛点。深入探究,臀中肌、髂腰肌、胸最长肌、胸髂肋肌、腰髂肋肌、多裂肌和腹直肌,它们的激痛点就像疼痛的导火索,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活动。松解这些穴位,或许能为你打开疼痛的阀门。
臀中肌的牵涉痛
臀中肌的触发点1,次髎穴,位于后髂翼,距骶髂关节3-5厘米。它的疼痛信号如同C形箭矢,从下背腰部延伸至臀部,甚至扩散至大腿上部,带来显著的不适。
髂腰肌的痛觉传导
髂腰肌的疼痛特点显著,椎侧疼痛沿着腰椎垂直分布,向外辐射3-7厘米,而前大腿的局部痛则从髂前上棘向大腿上半部扩散,疼痛范围可达5-8厘米。
腰髂肋肌的神秘地带
腰髂肋肌激痛点位于12浮肋尖端内侧,牵涉痛集中于臀部中部内侧,扩散至大部分臀部和下背部,直达腰肋部。肓门穴是这个区域的关键穴位。
胸髂肋肌的疼痛路径
胸髂肋肌的疼痛线索分别在上胸段和中胸段,上胸段的上5椎棘突区域,牵涉痛扩展至肩胛骨和胸前肋弓;中胸段则涉及胸11和肩胛下角,影响下腹部和肩胛冈。
胸长肌的牵扯效应
胸长肌的激痛点分布在背部的不同部位,如胸10、胸11和腰1,引发的疼痛各有侧重,从髂嵴内侧到臀褶皱区域,影响范围广泛。
腹直肌的纤维触动
腹直肌的上部纤维与中背部、胃部和消化问题相关;下部纤维引起耻骨联合至脐间的痛感,甚至痛经;而外侧纤维则可能模拟阑尾炎症状,让人误以为是麦氏点的疼痛。
每个穴位都是疼痛的翻译官,理解它们的位置和作用,能更有效地舒缓腰背部的不适。通过中医手法或针灸治疗,针对性地刺激这些穴位,或许能带你走出疼痛的困扰。
2024-04-04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2:51: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答案明确:后背疼艾灸可以选择大椎穴、肾俞穴和腰背部痛点等穴位。详细解释:1.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颈部下方,第七颈椎棘突下的一个凹陷处。艾灸此穴位可以缓解后背疼痛,特别是与颈椎相关的疼痛。通过刺激大椎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背部肌肉紧张,从而减轻疼痛。2. 肾俞穴 肾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

  • 委中穴位于膝盖后窝中央,是膀胱经的合穴,具有治疗腰痛、膝盖痛等病症的功效。急性腰扭伤导致的腰痛可以通过刺激委中穴来调理。这是因为委中穴是腰部的全息反射区,刺激它能够使热流涌入腰部,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按摩、艾灸委中穴可以振奋膀胱经的活力,疏通腰背部的气血,增强人体的阳气,从而起到调理...

  • 穴位:命门、大肠俞、阴陵泉、委中。肾虚腰痛 症状:腰痛酸软,喜揉喜按,遇劳则甚,双膝无力,反复发作,阳虚则手足不温,腰背少腹冷痛,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阴虚则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健忘耳鸣,舌嫩红脉弦细数。穴位:肾俞、太溪、腰阳关、委中。肾阳虚:关元、气海。肾阴虚:绝骨、照海。

  • 梨状肌激痛点牵涉痛主要在尾骨外侧3~4厘米区域、臀部后外侧7~10厘米区域和髋关节处。秩边穴是梨状肌近骶孔位置激痛点,其牵涉痛集中在骶孔周围;环跳穴是梨状肌后部激痛点,其牵涉痛范围较大集中在臀后外侧,在臀部较大面积和股后部有较大弥散。激痛点造成该肌的缩短可造成对坐骨神经压迫。...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神经造成的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而保守治疗有效的方式,急性期予以甘露醇脱水、严重加激素缓解;慢性期牵引、注意姿势、加强腰背肌锻炼。至于穴位,据我所知,貌似是用于腰部软组织损伤,比如腰肌劳损的治疗的,腰部穴位有阿是穴、肾腧、委中穴、后溪穴、手三里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