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中医如何治疗

  新生儿的黄疸是比较常见的,有的妈妈对中药情有独钟,想知道新生儿黄疸中医如何治疗?
  黄疸病因为感受湿热之邪,或寒湿阻滞,或瘀积发黄。孕母受湿热传于胎儿;或小儿产时、生后感受湿热邪毒。湿热之邪未能输化,郁结于里,熏蒸肝胆,以致胆汁外泄,而致皮肤面目发黄;因黄色鲜明,常伴热象,故属阳黄之候。
  若由于小儿体禀脾阳虚弱,复由孕母内蕴之湿所传;或生后为湿邪所侵,脾阳受困;亦可因寒湿阻滞,气机不畅,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因黄色晦暗,精神疲乏,故属阴黄之候。若湿热蕴郁日久,肝胆郁滞,气血瘀阻,则为肝脾大之瘀积发黄。
  若湿热化火,热毒炽盛,热极生风,可出现胎黄动风之证(相当于核黄疸)。若患儿禀赋虚弱,湿热炽盛,正不胜邪,则可出现胎黄虚脱之证(相当于重度溶血性贫血而引起的急性心功能衰竭)。
治疗黄疸的中药方法   1、玉米须:(利湿退黄药——可能对“病理性”的黄疸有一定的作用)
  甘、淡,平。归膀胱、肝、胆经。功效:利胆退黄,利尿退肿,止血。
  应用:现代用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可大剂量单用,或与金钱草、茵陈、郁金等配用。
  2、(黄)栀子50克煮水1000克20分钟,冷却后将其洗眼睛、脸、洗澡;黄疸消退除后再洗三天即可(有的地方使用“黄果树枝叶”煮水洗澡、洗脸、洗眼睛)。
  黄栀子是植物果实,在农村仍广范的用作食用染色剂,是天然染色剂。各药店均有售;如果不是初生婴儿也可喂一点茵栀黄口服液(黄栀子的中成药)退除黄疸。
  3、刨下黄铜粉末,煮水1000克20分钟,冷却后将其洗眼睛、脸、洗澡;黄疸消退除后再洗三天即可。
  4、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开些去除黄疸和护肝的“溪黄草”冲剂,或者“茵栀黄口服液”。也可以在医院或药店买些黄栀子用黄栀子煮水20分钟后用温黄栀子水洗脸、洗眼睛和洗澡。
  5、满月后还可以把小孩抱出去晒晒太阳,太阳光中也含有比医院的蓝光照射微弱。
  6、用白蒿和红枣(切开去核)煮水给宝宝喝几天就好了,有的孩子月子里(可以不断奶)就是喝的这个治黄疸,一天喝二十毫升就行 。
  7、治黄疸:一灯心草、天胡荽各一两。水煎,加甜酒少许调服。 二灯心草,五钱,鲜枸杞根一两,阴行 草五钱;水煎,糖调服。
  8、治湿热黄疸:鲜灯心草一至二两,白英(鲜)一至二两。水煎服。
2022-06-22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9:42: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新生儿黄疸的中医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疗法:首先,可以使用金钱草、栀子、茵陈和甘草的组合。将金钱草15g,栀子6g,茵陈9g,甘草3g,煎水服用,适用于新生儿黄疸。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减轻黄疸症状。其次,针对湿热证的新生儿黄疸,可以使用茵陈、茯苓、栀子和白术的组合。将茵陈...

  • [方药] 血府逐瘀汤合茵陈蒿汤。主要药物:生地黄、当归、牛膝、红花、桃仁、柴胡、枳壳、赤芍、川芎、桔梗、茵陈、栀子、大黄。以上就是新生儿黄疸中医诊疗方法的内容介绍,如果你对新生儿黄疸如何治疗等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倍领安全网新生儿黄疸护理安全常识栏目。

  • 1. 草药治疗 使用特定草药是常见的治疗黄疸的土方法。比如,用溪黄草煎水服用,有助于利湿退黄,尤其适用于湿热黄疸。此外,还有一些草药如黄连、黄芩等,常被用于配合治疗黄疸的方剂中。2. 饮食调理 通过特定的饮食调理也有助于缓解黄疸症状。如饮用玉米须茶,有助于利胆退黄。此外,吃一些清淡、易...

  • 此型—般病情较重,多为核黄疸病人。中成药可灌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汤药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栀子、黄连、茵陈、菖蒲、大黄、钩藤等药,水煎服。若患儿已昏迷则中药灌不进去时,可用茵陈、栀子、大黄、甘草煎汤,保留灌肠,一日一次,或采用针灸,西药抢救等办法综合治疗。脾湿型黄疸的小儿皮肤...

  • 一身尽黄;眼目发黄色淡,小便急数疼痛,尿色如黄汁。病因热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龙胆草、栀子、白芍、茯苓、泽泻等,大热泄黄疸亦除。 4.寒黄:畏寒怕冷、腹中疼痛、按时缓解;一身黄疸、眼目白,小便清长、夜间尤多。病因是寒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白术茯苓、...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