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可以吃哪些中药?

小儿黄疸如何治疗?黄疸是儿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家长都非常着急。下面我们看看专家介绍的黄疸的治疗方法。湿热型黄疸可见到小儿皮肤黄而鲜明,其色如枯色,伴见发热、烦躁、啼哭、口渴、呕吐、尿黄、便秘等症状,常用茵陈、栀子、大黄、黄芩、车前子、竹茹、陈皮等中药治疗,伴见高热、烦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并且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此型—般病情较重,多为核黄疸病人。中成药可灌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汤药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栀子、黄连、茵陈、菖蒲、大黄、钩藤等药,水煎服。若患儿已昏迷则中药灌不进去时,可用茵陈、栀子、大黄、甘草煎汤,保留灌肠,一日一次,或采用针灸,西药抢救等办法综合治疗。脾湿型黄疸的小儿皮肤发黄,日久不易退,其色晦暗,面色无华,体质消瘦,乏力纳少,大便溏软,四肢欠温,治疗可用健脾化湿、和中之法,中药可用茵陈、白术、干姜、党参、山药、茯苓、郁金、焦山楂等,中成药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剂等。瘀滞型黄疽可见面目及全身发黄,黄色较深且晦暗,并逐渐加重,身体消瘦,饮食减少,大便溏稀,并伴有皮肤出血而见瘀斑瘀点等,中医认为此为热邪深入,伤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疗要活血化瘀,养肝健脾,中药可用柴胡、赤芍、红花、川芎、佛手、陈皮、茯苓、山药、鸡血藤等药物。2013-10-14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35: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瘀滞型黄疸的患儿面色晦暗,伴有皮肤瘀斑瘀点,治疗需活血化瘀、养肝健脾,可用柴胡、赤芍、当归等药物。脾湿型黄疸则需健脾化湿、和中之法,可用茵陈、白术、茯苓等药物。此外,现代中药制剂茵栀黄口服液已成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安全制剂,其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对于轻中度黄疸,每次5ml...

  • 根据“新生儿黄疸规范化用药指导专家建议”,推荐的中药包括茵栀黄和清肝利胆口服液。茵栀黄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是茵陈,适用于大便较为干燥、肝胆湿热较为严重的情况。具体使用方法为:茵栀黄口服液,每天一剂,分2至3次服用,疗程为5至7天;茵栀黄颗粒,每天一包,分2至3次服用,疗...

  • 【新生儿黄疸治法】清热利湿 【新生儿黄疸方药】茵陈10克,栀子6克,犬黄6克,黄柏6克,郁金6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新生儿黄疸按语】本方症为黄疸,属于急性传染性肝炎。本病大多由于饮食不洁,湿热熏蒸,症...

  • 中药治疗也是较为普遍的选择。采用黄连、黄生、黄芪以及菌陈、大黄等中药材进行口服治疗。这种方法安全合理,没有危害和负面影响,对身体无损伤。三、激素治疗 激素治疗是另一种可选方案。通过增强肝酶活力,促进葡萄糖与胆红素的结合,提高身体抵抗力,让身心更加健康。这种方法较为普遍且安全可靠。以上是...

  • 对于能够帮助新生儿黄疸退黄的中草药,一般比较常用的像茵栀黄、茵陈等,但是实际上并不推荐用中草药帮助孩子退黄疸,尤其是给孩子口服,因为用中草药洗澡实际上更没有退黄的作用。对于孩子有新生儿黄疸的时候,因为中草药口服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腹泻、尿布皮炎等并发症,对孩子影响比较大,容易引起明显的不...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