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津液的津液病辨证

各种原因所致水液代谢障碍,或津液耗损证候,均可称之为津液病。津液病变,一般可概括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两方面。 又称津伤证,是指津液受劫所致的病变证候。症状:唇、舌、咽喉、皮肤干燥,肌肉消瘦,口渴,便秘,尿少,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病因病机:多因大汗、出血、吐泄、多尿以及燥热灼伤津液等所致。 多由肺、脾、肾和三焦等脏腑功能失常,使津液代谢发生障碍,造成水湿潴留,而形成痰、饮、水肿等病证。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痰者稠粘,饮者清稀。虽二者皆由津液停聚而致,但痰与饮临床表现却颇多差异。 一般又分风痰、热痰、寒痰、湿痰和燥痰,临床表现各有特征。1.风痰:阴虚阳亢,风阳内动,嗜食肥甘,痰涎内盛,痰盛而动风。症见头晕目眩,喉中痰鸣,突然仆倒,口眼歪斜,舌强不语,四肢麻木,偏瘫等。2.热痰:热邪入侵或阳气亢盛,炼液成痰,痰热互结而成。症见烦热,咳痰黄稠,喉痹,便秘,或发癫狂,苔黄腻,脉滑数等。3.寒痰: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衰,水津结而成寒痰,或痰与寒结为病。症见畏寒厥冷,咳吐稀白痰,四肢不举,或骨痹刺痛,脉沉迟等。4.湿痰:脾虚不运,湿聚成痰,痰湿并而为病。症见胸痞,纳少,呕恶,痰多,身重困倦,脉濡滑,舌苔厚腻等。5.燥痰:燥邪内干,或热灼伤津化燥,炼液而成痰,燥与痰合而为病。症见咯痰粘稠如块如珠如线,量少,难咯,甚或痰中带血丝,口鼻干燥,咽干痛,便秘,脉细数而滑,舌干少津。 可分为痰饮、悬饮和溢饮。1.痰饮: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聚而成饮,留于胃肠。症见胸胁支满,胃脘有振水声,呕吐痰涎清稀,口不渴或渴不多饮,头目眩晕,心悸短气,苔白滑,脉弦滑等。2.悬饮:阳不化水,水饮留于胁肋。症见胁痛,咳唾更甚,转侧呼吸牵引而痛,肋间胀满,气短息促,脉沉而弦。3.溢饮:阳气不振,脾肺输布失职,水湿成饮,流溢于四肢肌肉。症见肢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而无汗,咳喘痰多上逆,胸满气促,倚息不得平卧,浮肿多见于面部,痰津多而色白,苔白腻,脉弦紧。

2016-05-28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32: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津液不足,又称津伤证,主要症状包括唇舌干燥、皮肤缺乏光泽、肌肉消瘦、口渴、便秘、尿量减少,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这种情况通常由过度出汗、出血、呕吐、腹泻或燥热等因素导致津液大量消耗所致。水液停聚则多因肺、脾、肾和三焦等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津液代谢受阻,形成痰、饮、水肿等病症。积水...

  • 一、气病辨证 气病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于百病之中。临床常见气虚、气陷、气脱、气滞、气逆、气闭六种证候。气虚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气陷则见内脏下垂;气脱则表现为气短、汗出不止;气滞引起胀痛、胸闷;气逆导致嗳气、呕吐;气闭表现为突然昏厥。二、血病辨证 血在脉中循环,滋养脏腑,濡养肌肤。若外...

  • 1. 气血辨证: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来判断其气血是否充足,以及气血的运行是否顺畅。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血则是滋养身体的液体。气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气虚会导致推动血行的力量不足,血虚则无法充分滋养身体。2. 津液辨证:津液是人体水分和营养的来源,涉及唾液、涕、泪、涎、汗等体...

  • 气血津液辨证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气血辨证,一部分为津液辨证。气血辨证,是根据患者所表现的症状、体征等,分析、判断疾病当前病理本质是否存在气血亏损或运行障碍的证候;津液辨证,是根据患者所表现的症状、体征等,分析、辨别疾病当前病理本质是否存在津液亏虚或运化障碍的证候。分类介绍 气 气包括元气...

  • 一,脾肺气(阳)虚症 症状,汗出恶风,易于感冒,倦怠乏力,面色咣白,气短,活动后汗出较甚,舌淡苔白。治疗以益气固表,敛汗止汗为主。二,阴虚内热证 症状,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低热,面颧色红,口渴,舌红苔少。治疗以滋阴养血,固表止汗为主。三,心血不足证 症状,睡则汗...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