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有多少个穴位?

面部主要有27个穴位:
1、四神聪;位于前后左右的各一寸处各四穴,治疗头痛、偏瘫、失眠、健忘。
2、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中点。治疗三叉神经痛、眩晕。
3、鱼腰穴;在眉毛的中点,瞳孔的正上方,对眼睑下垂有很好的提升效果。治疗目赤肿痛,近视;偏头痛;面神经麻痹
4、太阳穴;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一寸的凹陷中,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
5、人中穴;位于人中沟上1/3处治疗昏迷、晕厥、癫狂、急慢性惊风、急性胃痛、急性腰痛。
6、风府;位于颅后发际线正中直上一寸,治疗感冒、头痛、中风、颈项强直。
7、百会;位于颅顶后发际线与两耳中间连线的交点,缓解头痛、头晕、休克高血压、失眠等症状。
8、神庭穴;位于前发际线正中直上0.5寸,治疗头痛、鼻炎、角膜炎、眼疾
9、攒竹;眉头的凹陷中,眶上切迹处。治疗近视、目眩、目视不明。
11、睛明;目内眦梢上方凹陷处,可缓解眼部疲面神经麻痹。
12、风池;位于风府穴两旁约1寸的凹陷处。治疗感冒、头晕、眼疾。
13、瞳子髎;外眼角眶外缘处,有明目、消除眼部疲劳改善视力的功效
14、阳白穴;位于目正视,瞳孔直上,在眉上一寸、治疗头痛、目眩、夜盲症。
15、头临穴;阳白穴直上0.5寸
16、听会穴;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治疗耳聋、耳鸣、压痛、口歪眼斜。
17、四白穴;目正视,瞳孔直下,当颧骨上方凹陷中,可缓解眼部疲劳,改善黑眼圈,预防眼袋。
18、地仓穴;位于口角外侧的0.4寸,瞳孔直下,治疗面瘫、口角歪斜,流延。可以维持肌肤的张力,预防面部下垂。
19、颧髎穴;外眼角直下,颧弓下缘凹陷处,有提升收紧的功效,对于松弛下垂肌肤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20、颊车穴;用力咬牙时,咬肌的最高处。治疗下颌关节炎,面神经痳痹。
21、丝竹空;在眉梢的凹陷中,治疗头痛、目眩、目赤痛、牙痛、缓解眼部疲劳。
22、听宫穴;位于耳屏的正中凹陷中,治疗耳聋、齿痛、中耳炎。
23、医风穴;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缘的凹陷中,治疗耳鸣、耳聋、口歪眼斜、牙关紧闭、颊肿。
24、承泣穴;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于眼球之间。治疗目赤肿痛,夜盲症,迎风流泪,眼袋松弛。
25、下关穴;位于颧髎尾骨凹陷处,治疗面部肿痛,牙痛、耳鸣。
26、迎香穴;鼻翼旁0.5寸,治疗面瘫、鼻塞。
27、承浆穴;在颌唇沟的中央,当下唇的凹陷中,治疗牙痛,面瘫。

2020-06-12
脸上有37个穴位,分为美额、美眼和美颜三大类。
美额取头维、阳白、印堂穴。头维位于额角发际上0.5寸;阳白在眉毛正中直上一寸,正对瞳孔中心;而印堂则是额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美眼取攒竹穴、阳白、鱼腰、太阳、承泣穴。攒竹位于内侧眉头凹陷中;鱼腰在眉毛中间,正对瞳孔中心;太阳则是外眼角向后一横指凹陷中;承泣在目眶下缘凹陷中。
美颜则取听宫、颧髎、禾髎、颊车、迎香、地仓、人中、夹承浆穴。这些穴位的位置分别是,听宫在耳孔前,张口有凹陷处;颧髎在外眼角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禾髎在瞳孔直下,鼻翼外侧处;颊车是下颌角,张口凹陷处;迎香在鼻翼下沿,外侧0.5寸处;地仓是口角旁0.5寸处;人中则是鼻唇沟(人中沟)上1/3处;夹承浆则在下嘴唇下凹陷两边各一寸处。2020-06-12
脸上有37个穴位,分为美额、美眼和美颜三大类。
美额取头维、阳白、印堂穴。头维位于额角发际上0.5寸;阳白在眉毛正中直上一寸,正对瞳孔中心;而印堂则是额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美眼取攒竹穴、阳白、鱼腰、太阳、承泣穴。攒竹位于内侧眉头凹陷中;鱼腰在眉毛中间,正对瞳孔中心;太阳则是外眼角向后一横指凹陷中;承泣在目眶下缘凹陷中。
美颜则取听宫、颧髎、禾髎、颊车、迎香、地仓、人中、夹承浆穴。这些穴位的位置分别是,听宫在耳孔前,张口有凹陷处;颧髎在外眼角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禾髎在瞳孔直下,鼻翼外侧处;颊车是下颌角,张口凹陷处;迎香在鼻翼下沿,外侧0.5寸处;地仓是口角旁0.5寸处;人中则是鼻唇沟(人中沟)上1/3处;夹承浆则在下嘴唇下凹陷两边各一寸处。2020-06-22
mcxzy 阅读 40 次 更新于 2025-04-09 20:29: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脸上其实穴位特别多,比如督脉上的印堂穴、素髎穴、水沟穴、兑端穴都在脸上,任脉的承浆穴也在脸上。手、足阳明经在面部的腧穴更多,比如迎香穴、大迎穴都是在脸上的穴位 。足阳明胃经的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颊车穴、下关穴、上关穴都在脸上。包括太阳经的攒竹穴,少阳经的阳白穴、瞳...

  • 脸上有多个穴位,常见的包括太阳穴、印堂穴、人中穴和颊车穴等。1. 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的中间位置,向后约一横指的地方。经常按摩太阳穴可以帮助缓解头痛、眼部疲劳,并有促进面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太阳穴也是中医经络穴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2. 印堂穴 印堂穴位于人体额头正中间的位置,是一...

  • 脸部按摩穴位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有四白穴、睛明穴、印堂穴、颊车穴,还有承泣穴、承浆穴、地仓穴、太阳穴、阳白穴等,这些穴位都在脸上,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按摩,适当的刮痧来对脸部进行调整。可以有效调整经络,可以有效调整脂肪的分布,对改善脸部的气血运行、活血化瘀都有非常大的益处,还可以辅助治疗过...

  • 另外,眼睛周围有睛明、阳白、丝竹空、瞳子髎、太阳这样的穴位。在颜面部有承泣、四白、颧髎、迎香。再有地仓、颊车、大营,同时也会在耳朵这个位置,耳朵有耳门、听宫、听会、牵正这样的位置。那么也有这个上关、下关,也有曲鬓、悬厘这样的腧穴。因此,在面部有很多腧穴,分属不同的静脉。

  • 脸部单双穴位27个:上关、下关、颊车、大迎、印堂、鼻通、素髎、水沟、兑端、承浆、阳白、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睛明、瞳子髎、承泣、球后、四白、迎香、耳门、听宫、听会、巨髎、地仓、颧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