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足三里的功效和作用

  足三里穴,是艾灸效果比较好的穴位之一,很多人想知道艾灸足三里穴有什么功效和作用?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足三里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和作用   艾灸足三里的作用 艾灸足三里自古作为保健要穴。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说明古人用艾灸足三里来治病养生,但古代多用瘢痕灸,现在多用温灸了。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位于:膝下三寸 外廉两筋间,举足取之。也就是: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艾灸足三里能治疗什么疾病呢?艾灸足三里有什么作用?在《针灸神书》里这样写道:“治胃中寒,心腹胀满,胃气不足,闻食臭肠鸣,腹痛食不化,此穴诸病皆治,及疗食气水气,蛊毒痃癖,四肢肿满,膝 酸痛,目不明,五劳七伤,胸中瘀血,乳痈。”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足三里是一个滋补强壮穴位。针灸该穴位,可治疗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对治疗高血压、贫血、虚弱、下肢瘫痪、膝关节疾病等有作用。 艾灸养生,对于30岁以上的人尤为重要。王焘在《外台密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足三里穴可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现象。常年坚持,必获殊益。
  女性艾灸足三里面色红润,常保年轻。男人艾灸足三里,筋骨强壮,精力充沛。老人艾灸足三里,不爱生病,健康长寿。
  艾灸足三里的 方法   艾炷灸:取极细之艾绒,做成麦粒大小的圆锥形艾炷,然后把它直立放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线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 。第一个艾炷燃至一半,知热即用手指掐灭,或快速捏起;再将第二个艾炷放在原处,燃至大半,知痛即去掉或按灭;再继续灸第三个艾炷……。灸完1个艾炷即为1壮,一般每次灸9壮,至局部发红即可。每月初一至初八施灸。施灸时注意避风 。

  艾条灸:艾条灸可以自己操作,不需要别人帮忙。一般进行温和灸,操作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约距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舒适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5-20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个月十余次左右。老年人可于每日临睡前30分钟左右施灸。施灸时注意避风 。
  艾灸足三里的相关资料   唐代王焘在其所编著的《外台秘要》中如是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则令人气上眼暗,以三里下气。”日本古人有“莫与不灸足三里者同行”之说。中国民间甚至流传着“灸一次足三里等于补一只老母鸡”的说法。可见艾灸足三里的养生保健作用已深入人心。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艾灸足三里之法获得健康长寿,关键的关键是要亲身实践,持之以恒,方能凑效。
2022-06-02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7:58: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足三里具有显著的养生保健效果,能够提升体力,缓解疲劳,强化神经系统,预防衰老。此外,它对于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因此古时候被称为“长寿灸”。艾灸足三里还有补益肾气的作用,对于耳鸣、眩晕、腰疼、尿频、腰膝酸软等症状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它还能增强下肢肌力,预防...

  • 1、艾灸足三里可以养生保健,能够增强体力,缓解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对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具有防治作用,足三里灸能祛病延年,所以古来把足三里灸叫做长寿灸。2、艾灸足三里有补益肾气的作用,对耳鸣眩晕腰疼尿频腰膝酸软等疾病有明显的效果,艾灸足三里有健步的作用,能够加强下肢的肌力...

  • 1、艾灸足三里的功效(1)调和脾胃功能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常灸足三里,可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改并对肠胃,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2)预防中风艾灸足三里还可以补气壮阳,调和五脏六腑,使气血宣通畅达,能有效预防中风的发生。(3)强身健体身体虚弱,精力不足,易于疲劳者,通过艾灸足三里,可以...

  • 首先,艾灸足三里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足三里是人体脾经的穴位,它与脾脏有关,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通过艾灸足三里,可以刺激穴位周围的神经和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其次,艾灸足三里还可以缓解疲劳和压力。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

  • 艾灸足三里是一种传统中医养生方法,其益处众多,不仅限于女性,而是适用于所有人。通过艾灸足三里这一重要穴位,可以达到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效果。足三里是中医术语中的“足阳明胃经”主要穴位之一,被誉为强壮身心的大穴。对于30岁以上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