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治疗腹痛的穴位

一针治疗腹痛的针灸穴位,简单实用,方便,快捷!
穴位名称:足三里穴
定位:足三里穴取仰卧位或坐位垂足。外膝眼直下三寸,胫骨前脊外侧一横指处凹陷处取之。(外膝眼穴也称犊鼻穴)
本针法取穴注意事项:下针时应在足三里前后左右巡按,以压痛最敏感处下针。
适应症:急性腹痛,胃肠痉挛症,胃肠炎,胆囊炎,还有不明原因引起的腹痛!
针法:器械消毒以后用3~4寸毫针。迅速刺进2~3寸。先捻转后提插行泻法为主,出现针感后留针30分钟。疗程病情而定。灸法
灸法:用艾条艾灸双侧足三里穴,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至局部皮肤发红,有温热感,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本穴为急性腹痛紧急使用!缓急止痛的作用,如果治疗一次病情不缓解,应建议病人到相关医院去检查治疗!
推拿
: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腹痛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症状,它的发病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也多种多样,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有急性。肠胃炎,胃肠的痉挛。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腹膜炎等。
腹痛主要表现就是急性发病,急性的腹部阵发性或持续性剧烈疼痛,有时伴压痛,反跳痛。
注意:针灸足三里用于腹痛治疗首先建立在正确的诊断的前提下 针灸治疗急性腹痛能够缓解症状,减少病人痛苦,起辅助治疗作用!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也是四总穴之一,肚腹三里留!不但足三里是强身健体的保健穴,而且对腹痛的治疗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急性腹痛可单取足三里穴!可根据情况单侧(健侧)或双侧取穴
疗效不满意可加平衡针灸的腹痛穴
腹痛穴(阳陵泉)
定位: 此穴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总神经,或腓深神经,腓浅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取穴方法:健侧或双侧取穴
应用趣闻: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刘某某上课时突发腹痛,疼痛难忍,老师急忙去联系医生,恰巧同桌另一学生张某,以前曾多次看到过临床医生用足三里穴治疗腹痛,亲眼见过治疗腹痛的神奇疗效!
在其他人慌乱之时,该学生照葫芦画瓢,在刘某足三里处用力按压约三分钟,疼痛缓解!当医生赶到时,患者已无腹痛症状,疼痛解除,后经医生诊为肠痉挛!不药而愈!
此穴应用较成熟,疗效很好!不但可作为临床医生诊疗疾病,针灸用穴,也可在家庭保健,和家庭急症时的治疗和院前急救用穴!值得推广!

2022-06-12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19 20:33: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中医理论中,肚子痛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来缓解。对于腹部疼痛,可以尝试按压肚脐上四寸处,即中脘穴。这个穴位位于人体腹部正中线,距离前正中线四寸的位置。按摩此穴位有助于调理脾胃,改善消化功能,对于缓解胃痛、腹痛等症状有较好的效果。中脘穴是中医常用的一个穴位,主要功能是调和胃气,促进消化。...

  • 当腹痛是由寒邪内积引起时,推荐使用中脘穴(位于脐上4寸)、神阙穴(位于脐的中间)、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及公孙穴(位于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等穴位进行治疗。若腹痛是因为脾阳不振,则可以采用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

  • 治疗腹痛的穴位在临床上有很多,但百姓在家里自行治疗的穴位主要有两种,具体如下:一、肚脐,也叫神阙穴,治疗方法主要是肚脐局部给药,还有肚脐局部热敷、艾灸等,可以用来缓解脾胃虚寒症状引起的腹痛;二、还有一个穴位是位于双侧下肢的足三里穴,治疗方法也是最常用的针灸、艾灸。需要强调以上针灸、艾灸或...

  • 肚子疼可以按的穴位 一、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小腿外侧的凹陷处。按摩足三里穴有助于调理脾胃,缓解腹部疼痛。二、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上方约四寸的位置。按摩中脘穴有助于缓解胃痛、舒缓消化系统的不适。三、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掌的拇指和食指之间,肌肉最高点。按摩合谷穴...

  • 盲门穴位于腰部,具 置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作为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穴位,盲门穴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治疗腹痛、痞块、便秘等病症。针灸操作时,应遵循穴位位置、针刺深度、灸法时间等要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盲门穴,位于腰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属足太阳膀胱经。其在人体组织结...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