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的的痹症是什么?它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一、散风宣痹法即用疏散风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风邪外袭,邪留肌表、经络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行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窜痛为特点,可伴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脉象多浮,舌苔正常。常用方剂有防风汤,独活寄生汤。常用中药如虎骨、白花蛇、独活、羌活、防风。二、祛寒通痹法即用药性温热,能祛除寒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寒邪外袭,或素体阳虚、寒邪乘虚深入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痛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剧痛,痛处固定为特点自觉局部发凉或触之冰冷,得温痛减,遇寒痛增。脉象多弦或紧或迟,舌体胖大,舌苔薄白或白润。常用方剂有乌头汤,麻附子细辛汤,当归四逆汤。常用中药如桂枝、麻黄、附子乌头、细辛。三、除湿蠲痹法即用具有除湿作用的方药来治疗以湿邪为主所致之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著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重着,痛有定处为特点。脉象濡缓或滑,舌胖有齿痕,苔白或白腻或水滑。常用方剂有薏苡仁汤,[visioninfo.c o m.cn]
[xdlxzj.c o m]
[heyz.org.cn]
[zgyoucheng.c o m]
[7eha.cn]
[jwykezhang.cn]
[zytd17.c o m]
[tzj188.cn]
[mannam.cn]
[gzkewei.net.cn]2023-06-22
中医学认为,风寒湿三气侵袭人体,导致肢体的经络不通,进而出现疼痛、活动不利等症状的一类病症,称为痹症。一般的治疗原则,以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为主。2021-10-14
痹证是指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热邪气乘虚而入,滞留筋脉、关节等部位,导致经脉痹阻,不通而痛的一种病证。痹证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及活动障碍。本病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以及饮食有密切关系。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可逐渐恢复或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长期不能痊愈,逐渐转为慢性。痹证属于中医病名,现代医学上常见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表现时,均可以将其归属于痹证的范畴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平时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寒。[myacc.c o m.cn]
[niuzai520.c o m]
[baowo8.cn]
[hmaz19.c o m]
[a6801.cn]
[modernlink.c o m.cn]
[crtg-2.c o m.cn]
[orge.net.cn]
[yyylsl.c o m]
[wuxuegouwu.cn]2023-06-22
风寒湿三气杂滞合而为痹也,痹就是闭塞不通之意,不通则痛。治则: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2021-10-16
痹症是因为受到了风、寒、湿等造成的,患者会觉得肢体麻木,身体虚弱,全是酸痛等,而且还有可能肿胀起来,痹证大体可分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四种类型。治疗原则也需要先分清是何种痹症然后再辨证论治2021-10-14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29: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痹症是中医的一种疾病分类,是指因风、寒、湿、燥等外因或情志内伤而引发的不同部位的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状。中医认为,痹症与人体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有关,所以治疗痹症要从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入手。常见的痹症疾病包括风湿病、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中医治疗痹症注重辨证施治,...

  • 4. 治疗与调理:对于痹症的治疗,中医多采用祛邪通络、调和气血的方法。同时,患者还需注意生活调理,如避免居住在潮湿环境,保持作息规律,适当锻炼等。总之,痹症是一种与中医经络理论密切相关的病症,主要由外邪侵袭引发,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其症状表现多样,治疗需结合中医方法并注重生活调理。

  • 痹症的治疗原则包括祛邪通络、调和气血。中医常采用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方法来治疗痹症,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来定制。以上内容即为对痹症的简单介绍和解释。

  • 对于痹症的治疗,中医多采用祛邪通络、调和气血的方法。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注意生活调理,如保暖、避免潮湿环境、适当锻炼等。总之,痹症是一种因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受阻而导致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关节或某些部位的疼痛、肿胀、麻木等症状。中医治疗多以祛邪通络、调和气血为法,同时注重生活调理。

  • 痹症的中医治疗主要是以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为主,常见的有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还有乌头汤,以及其它的中药方剂。在临床需要在医生的辨证下根据痹证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的关节活动不利、疼痛等相关的症状。对于痹症的治疗还可以选择针灸的方式,针对于穴位进行刺激,达到疏通...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