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艾灸有效果吗?胃痛艾灸哪里最好

每当人们问我艾灸效果好不好的时候,我给回复的一句话是:你相信就有效果,不相信就不需要做艾灸。当人怀着疑心去做一件事,始终带着怀疑,哪怕有效果也会因达不到自我预期而产生偏颇。
胃痛艾灸有效果吗 艾灸治胃痛效果显著。
中医认为,胃痛主要与脾,胃有关,病位在胃,而及于脾,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这些原因最终会引起脾胃之气运行不通畅,不通则痛。艾灸上述两个个穴位,可以疏通运行不畅的脾胃之气,而中脘穴是胃气于腹部的穴位,艾灸这个穴位更增强了疏通的力量,从而达到减轻胃痛的作用。

胃痛艾灸哪里最好 胃脘痛灸治当以中脘、足三里为主穴,肝气犯胃的加期门穴,脾胃虚寒的加胃俞穴,奇穴辅助。灸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足三里穴
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消化不良。
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中脘穴
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主治:胃痛,反胃吞酸,呕吐,消化不良。
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特效反射
在手掌第四掌骨和钩骨的交界处。
主治:胃下垂,胃炎,胃痉挛,十二指肠溃疡。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不同类型胃痛艾灸方法 寒邪犯胃证
取穴及操作:主穴取中脘穴,配易关元穴施灸,用清艾绒制之艾炷直接置于穴位处,待燃脂1/3时,易炷再燃,一般灸7-10壮。
功效: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肝郁气滞证
取穴及操作:取双侧膏肓穴,厥阴俞,左侧足三里,膻中等穴位,分2日施灸, 每次5穴(自上而下,先背后腹),每穴灸3炷,灸炷如半粒枣核大,按瘢痕灸法施灸,施灸的同时用手轻轻拍击按摩周围皮肤,以减轻疼痛,待灸火自灭后再连续灸第2,3炷。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胃热炽盛证
取穴及操作:取中皖,足三里,内关三个穴位,上述穴位分2日施灸,每穴灸3炷。
功效:清热止痛,降逆通便。
暑湿犯胃证
取穴及操作:取足三里,中皖,胃俞,脾俞,按艾炷灸法常规操作,每穴灸5-7壮,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解暑和胃,化湿止痛。
2022-09-17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3:53: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治疗胃痛时,应主要艾灸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和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具有广泛的主治功能,被誉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有效缓解胃痛、呕吐、腹胀等症状,并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防病保健的作用。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胃痉挛,使其趋于弛缓或增强,从而缓解疼痛。因此,除胃溃疡出血、穿孔等重症...

  • 胃疼艾灸的穴位是中脘穴。对胃疼进行艾灸,可以选择中脘穴这一穴位。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是胃部的反射区之一。艾灸此穴位可以有效地缓解胃部疼痛,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中脘穴的位置是在上腹部中间或上方凹陷处的部位,属于胃部的精气聚集之处。在此部位进行艾灸可以利用热力渗透的作用,刺激穴位,...

  • 艾灸是可以治疗胃疼的,但是胃疼的原因不是食积,艾灸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因此寒凝经脉导致的胃疼,最适合用艾灸的方法,可以灸局部,比如是寒性凝滞导致的疼痛可以灸中脘、上脘以及局部的阿是穴,去摸一下,去找一下,看看阿是穴在哪,可以针对位置进行施灸,还有寒凝导致气滞引起的胃疼,也可以灸足三里、...

  •   3、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置: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缘一横指处。功效:艾灸该穴位可促进消化吸收,健脾养胃,改善人的免疫功能,对肠胃,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煮至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急慢性肠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消化系统病症。  4、神厥穴神...

  • 艾灸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对疾病的治疗有很多的好处,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内容吧。1、胃痛艾灸取穴脾俞穴: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背部两个肩胛骨的下缘对着第7胸椎棘突,由此向下数4个胸椎棘突,往旁边1.5个拇指指间宽度)。胃俞穴:位于背部,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