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经上的重要穴位三陷谷穴

陷谷穴为足阳明胃经之输穴。位于人体足背的第2、3跖骨间,第2跖趾关节近端凹陷处。具 置如图:

取穴方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第二跖骨间肌凹陷处。

陷谷穴主治疾病:面肿,水肿等水液输布失常性疾病,足背肿痛,肠鸣,腹痛,盗汗等。输送胃经气血。

临床应用:临床用于感冒,胸膜炎,胃炎,肠炎,肾炎。下肢瘫痪,足扭伤的治疗。

穴位配伍:

主治面目肿,配列缺;

主治足跗肿,配内庭、太冲。

日常保健:

对于下肢浮肿、颜面浮肿、水肿、足背肿痛等症状,都会起到很好的疗效。

操作方法:

让其采用平卧或下肢略为抬高的 ,然后从足背开始,沿小腿向大腿方向推拿,适度用力,以体验者感觉舒适为准。

对下肢经过10分钟左右推揉后,再对陷谷穴按压8~10分钟后,下肢浮肿当天就会基本消除。

上述不同症状坚持采用本法调理数次(因症而宜),症状都能够得到彻底消除。2022-07-25
mcxzy 阅读 13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9:54: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陷谷穴为足阳明胃经之输穴。位于人体足背的第2、3跖骨间,第2跖趾关节近端凹陷处。具 置如图:取穴方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第二跖骨间肌凹陷处。陷谷穴主治疾病:面肿,水肿等水液输布失常性疾病,足背肿痛,肠鸣,腹痛,盗汗等。输送胃经气血。临床应用:临床用于感冒,胸膜炎,胃炎,肠炎,肾炎。

  • 陷谷穴,作为足阳明胃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足背第二、三跖骨间,第二跖趾关节近端的凹陷中。此区域拥有第二跖骨间肌,且连接着足背静脉网,布满了足背内侧皮神经。该穴位在治疗水液输布失常性疾患、足背肿痛、肠鸣及腹痛方面有着显著效果。操作此穴时,采用直刺或斜刺的方法,深度控制在0.3至0...

  • 陷谷穴,隶属于足阳明胃经,其位置在足背处,具体在第二、三跖骨间,第二跖趾关节的近端凹陷中。此穴位周围有第二跖骨间肌,并覆盖着足背静脉网,还分布着足背内侧皮神经。陷谷穴在治疗上,特别擅长处理水液输布失常引起的各种疾病。例如,它可以有效缓解足背肿痛、肠鸣、腹痛等症状。在针灸操作上...

  • 陷谷穴位于足背部,二、三跖骨间,第二跖骨近端指趾关节边缘处,陷谷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可以治疗各种脾胃、肠腹疾患,如腹痛、腹胀、胃痛、两胁胀满、心下痞满、反酸、烧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腹泻等,都可以应用陷谷穴来进行治疗。陷谷穴还可以治疗足背部的各种疼痛,以及足底的筋膜炎...

  • 陷谷穴归属于足阳明胃经,其位置位于人体的足背,在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陷谷穴具有清热渗湿、泻火明目、通络止痛、利气和胃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气化不利所致的面目浮肿、胸胁支满、水肿、肠鸣、腹痛,以及经脉痹阻所致的足背肿痛、胃痛、疝气等症。临床配伍为陷谷穴配下关...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