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湿气怎么来的

人体湿气的来源,分为外感和内伤。
一、外感:
1、外感:包括感受风湿之邪,由于气候的变化导致气候湿润,人体感受湿邪之后会在体内停留,造成湿邪长久不去,形成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2、涉水、冒雨,尤其水下工作者,长期在水中作业会导致湿气侵犯人体,如果不加注意,同样会造成湿气的停留。
3、地域的因素,北方干燥、南方潮湿,所以居住在南方的人们,如果不加注意,也会造成体内的湿气长期存留而引发疾病。
二、内伤:
1、饮食导致的,由于饮食辛辣刺激食物、肥甘厚味,会造成湿气内生,尤其是热的产生。
2、脏腑功能的虚弱,脾胃功能的虚弱,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当脾胃功能下降之后,会造成体内的水液不能代谢,造成水湿内生。
3、其次肺的功能下降,也会出现水湿的停聚,因为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当肺功能下降之后,通调水道的能力下降,这时候水湿不能排泄,会造成水湿内停。另外肾阳不足之时,也会出现水湿停聚,因为肾主排泄,肾阳不足,不能蒸腾气化水湿,水湿不能从小便而去,水湿停留会影响人体的水湿代谢。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体内湿气重少吃甜食:体内有湿气的女性最好少吃甜食,尤其是在天气比较炎热的夏季,吃甜腻的食物会影响脾胃消化,加重体内湿气。所以像冰淇淋、巧克力、糖果、奶油蛋糕等用户虽爱吃但一定要少吃,可能是导致脸上长痘痘的罪魁祸首。
2、体内湿气重少吃辛辣食物:很多人认为吃辣椒可除湿气,其实这是不对的。吃辣的容易助生内火,加重热气燥火、发热、面红耳赤、口干舌燥等湿热症状,吃了辣椒外,生姜、羊肉等热性食物,以及烧烤、炸鸡等经过高温加工的食物油性重,且热气湿气足,也会加重湿热内蕴。
3、按时睡觉,保证良好睡眠:身体在睡觉的时候会自己调整,晚上12点左右身体的机能会把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肾脏和呼吸排出,所以不要熬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体内湿气
2022-11-17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6:39: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湿气的来源:自然界中的潮湿气候: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人体容易吸收外界的湿气。饮食:过多食用肉类等油腻食物,以及冷饮、甜食等,也容易在体内产生湿气。湿气在人体内的表现:身体症状:湿气重的人可能会感到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同时,手脚可能冰冷,皮肤油腻,甚至出现湿疹、长斑、满脸油光等...

  • 外感湿气主要来源于:1. 气候变化: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人体感受湿邪,尤其在潮湿气候下,湿邪易在体内停留。2. 环境因素:涉水或长期在水下工作,容易使湿气侵入人体,如不及时调整,会导致湿气滞留。3. 地理环境: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如南方潮湿,居民若不注意,易导致湿气内蕴。内伤湿气...

  • 人体内湿气怎么来的比较复杂多样,跟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联。比如吃太多生冷的食物,居住的地方寒冷、潮湿,夏天爱吹空调,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体内湿气、寒气过重。也可能因为脾失健运、脾阳不足、肾阳亏虚等原因内生而成。如果出现身体不适现象应前往医院就诊,结合具体病情给予相应的祛湿驱寒的治疗,可以通...

  • 人体湿气的来源,分为外感和内伤。一、外感,包括:1、感受风湿之邪,由于气候的变化导致气候湿润,人体感受湿邪之后会在体内停留,造成湿邪长久不去,形成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2、涉水、冒雨,尤其水下工作者,长期在水中作业会导致湿气侵犯人体,如果不加注意,同样会造成湿气的停留。3、地域...

  • 体内湿气通常是由于过量食用冷饮、生冷瓜果等寒凉食物,从而损伤人体阳气所致。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调节外界温度和湿度的自然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无法有效排出,进而影响健康。中医理论认为,脾脏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喜燥而恶湿,如果脾阳振奋、脾脏...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