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糖、脂肪代谢紊乱所致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的综合证。为常见的终身性病。糖尿病属祖国医学中“消渴”证范畴。近年来发现,降糖类西药能促进心、脑血管合并症的发生。因此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具有广阔的前景。
【方一】消渴方
【出处】《广西中医药》
【组成】茯苓10克,天花粉12克,苍术9克,玄参9克,三棵针5克,萆薢10克,党参10克,熟地黄10克,石斛9克,蛇床子5克,覆盆子10克,山药12克,生石膏100克。
【功用】益气养阴,清热祛湿。
【主治】糖尿病
【方解】茯苓、党参、山药、熟地黄、覆盆子补肾健脾;天花粉、石斛、玄参、生石膏养阴润燥,苍术、三棵针、萆薢、蛇床子、清热燥湿,利尿通淋。全方补中寓清,尤适用于阴虚兼有热象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二】润燥活血汤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组成】玄参,麦冬,生地蓼,赤芍,牡丹皮,黄芪,山药,桃仁,红花,柴胡。
【功用】润燥活血,益气活血。
【主治】糖尿病中、晚期。
【方解】玄参、麦冬、生地黄养阴润燥,赤芍、牡丹皮、黄芪、山药、桃仁、红花益气活血,柴胡条达气机。全方以润燥活血为主,因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故方中又加入一味柴胡以助血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按语】原方无用量。
【方三】降糖明目1号方
【出处】《河南中医》
【组成】女贞子,旱莲草,茜草根,白茅根,大黄,三七粉,黄芪,山药,苍术。
【功用】益气补肾,凉血止血。
【主治】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之出血期。
【方解】女贞子、旱莲草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茜草根、白茅根、大黄、三七粉凉血止血;黄芪、山药、苍术益气健脾燥湿。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之出血期,当务之急为止血,故方中安排大量止血药,女贞子、旱莲草入肝肾经,兼有引药入经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按语】原方无用量。
【方四】降糖明目2号方
【出处】《河南中医》
【组成】丹参,泽兰,红花,益母草,旱莲草,郁金,黄芪,山药,苍术。
【功用】活血利水,益气明目。
【主治】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之吸收期。
【方解】丹参、泽兰、红花、益母草为活血兼有利水作用的药物可促进瘀血吸收;旱莲草、郁金、黄芪、山药、苍术补肝肾明目,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之吸收期已无活动性出血,故可加大活血力度,若仍有出血则不宜使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按语】原方无用量。
【方五】降糖明目3号方
【出处】《河南中医》
【组成】黄芪,山药,苍术,元参,女贞子,菟丝子,生牡蛎,川芎,红花,海蛤粉,贝母。
【功用】补益肝肾,清肝明目。
【主治】糖尿病眼底出血之恢复期。
【方解】黄芪、山药、苍术、元参健脾益气,养阴润燥;女贞子、菟丝子补益肝肾;生牡蛎、海蛤粉、贝母清肝明目,软坚散结;川芎、红花活血化瘀。糖尿病眼底出血之恢复期治疗重点在于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按语】原方无用量。
【方六】三消汤
【出处】《湖中医杂志》
【组成】花粉,葛根、生地黄、玄参、丹参、山药各15~30克,生石膏、黄芪各15克~50克,苍术、黄柏、知母、泽泻、麦冬、五味子各10~20克。
【功用】清热养阴,三消并治。
【主治】糖尿病。
【方解】方名为“三消汤”,顾名思义,上中下三消同治,玄参、生石膏、五味子偏上消;花粉,葛根、麦冬、苍术偏中消;黄柏、知母、泽泻、生地黄、山药、黄芪、丹参偏下消,三消中又偏重于下消,为消渴病常用方剂。
【用法】1日1剂,水煎2次,分3次饭前1小时服,15日为1疗程,一般2~6个疗程即可控制病情,继续巩固1-2个疗程,采用2~3日服1剂的方法递减,逐渐停药。
【按语】气阴两虚型重用黄芪、山药,酌加黄精、太子参,人参;血糖下降缓慢重用苍术、玄参,加黄连、玉竹、乌梅;轻度酮症可加黄芩、黄连。
【方七】补阴固涩汤
【出处】《中医药》
【组成】生地黄20克,玄参20克,牡丹皮20克,莲须20克,花粉30克,黄芪30克,龙骨、牡蛎各30克,枸杞子18克,山茱萸15克,五味子10克。
【主治】糖尿病。
【用法】水煎服,日1剂,随症加减。
【方八】胜甘汤加味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
【组成】山萸肉30克,五味子20克,乌梅20克,桑螵蛸15克。
【主治】糖尿病。
【用法】水煎日服1剂。
【方九】二地降糖汤(汪履秋)
【出处】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地锦15克,地骨皮15克,南沙参12克,麦冬10克,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生地黄10克,僵蚕10克,青黛5克(包),泽泻30克,苦参15克。
【功用】润肺、清胃、滋肾。
【主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小于250mg%。证见口渴欲饮,消谷善饥,小溲频多,疲乏无力,舌质偏红,苔薄黄,脉细数。
【方解】糖尿病隶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主要病机是阴虚燥热,因上、中、下三消的不同,又有肺燥、胃热、肾虚之别,治疗以养阴生津、润燥清热为原则,本方以南沙参、麦冬、地骨皮清肺润燥,石膏、知母清胃泻火,生地黄滋肾清热,地锦、僵蚕、青黛、泽泻、苦参乃结合辨病用药。据现代药理研究及本人临床经验有显著的降糖作用,本方辨证结合辨病,熔润肺、清胃、滋肾于一炉,实为上、中、下三消之通治验方。
【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按语】患者应控制饮食,锻炼身体,不要滥用药物,一经服用中药,就要彻底治愈,不应半途而废。
2020-01-02
【方一】消渴方
【出处】《广西中医药》
【组成】茯苓10克,天花粉12克,苍术9克,玄参9克,三棵针5克,萆薢10克,党参10克,熟地黄10克,石斛9克,蛇床子5克,覆盆子10克,山药12克,生石膏100克。
【功用】益气养阴,清热祛湿。
【主治】糖尿病
【方解】茯苓、党参、山药、熟地黄、覆盆子补肾健脾;天花粉、石斛、玄参、生石膏养阴润燥,苍术、三棵针、萆薢、蛇床子、清热燥湿,利尿通淋。全方补中寓清,尤适用于阴虚兼有热象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二】润燥活血汤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组成】玄参,麦冬,生地蓼,赤芍,牡丹皮,黄芪,山药,桃仁,红花,柴胡。
【功用】润燥活血,益气活血。
【主治】糖尿病中、晚期。
【方解】玄参、麦冬、生地黄养阴润燥,赤芍、牡丹皮、黄芪、山药、桃仁、红花益气活血,柴胡条达气机。全方以润燥活血为主,因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故方中又加入一味柴胡以助血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按语】原方无用量。
【方三】降糖明目1号方
【出处】《河南中医》
【组成】女贞子,旱莲草,茜草根,白茅根,大黄,三七粉,黄芪,山药,苍术。
【功用】益气补肾,凉血止血。
【主治】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之出血期。
【方解】女贞子、旱莲草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茜草根、白茅根、大黄、三七粉凉血止血;黄芪、山药、苍术益气健脾燥湿。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之出血期,当务之急为止血,故方中安排大量止血药,女贞子、旱莲草入肝肾经,兼有引药入经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按语】原方无用量。
【方四】降糖明目2号方
【出处】《河南中医》
【组成】丹参,泽兰,红花,益母草,旱莲草,郁金,黄芪,山药,苍术。
【功用】活血利水,益气明目。
【主治】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之吸收期。
【方解】丹参、泽兰、红花、益母草为活血兼有利水作用的药物可促进瘀血吸收;旱莲草、郁金、黄芪、山药、苍术补肝肾明目,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之吸收期已无活动性出血,故可加大活血力度,若仍有出血则不宜使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按语】原方无用量。
【方五】降糖明目3号方
【出处】《河南中医》
【组成】黄芪,山药,苍术,元参,女贞子,菟丝子,生牡蛎,川芎,红花,海蛤粉,贝母。
【功用】补益肝肾,清肝明目。
【主治】糖尿病眼底出血之恢复期。
【方解】黄芪、山药、苍术、元参健脾益气,养阴润燥;女贞子、菟丝子补益肝肾;生牡蛎、海蛤粉、贝母清肝明目,软坚散结;川芎、红花活血化瘀。糖尿病眼底出血之恢复期治疗重点在于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按语】原方无用量。
【方六】三消汤
【出处】《湖中医杂志》
【组成】花粉,葛根、生地黄、玄参、丹参、山药各15~30克,生石膏、黄芪各15克~50克,苍术、黄柏、知母、泽泻、麦冬、五味子各10~20克。
【功用】清热养阴,三消并治。
【主治】糖尿病。
【方解】方名为“三消汤”,顾名思义,上中下三消同治,玄参、生石膏、五味子偏上消;花粉,葛根、麦冬、苍术偏中消;黄柏、知母、泽泻、生地黄、山药、黄芪、丹参偏下消,三消中又偏重于下消,为消渴病常用方剂。
【用法】1日1剂,水煎2次,分3次饭前1小时服,15日为1疗程,一般2~6个疗程即可控制病情,继续巩固1-2个疗程,采用2~3日服1剂的方法递减,逐渐停药。
【按语】气阴两虚型重用黄芪、山药,酌加黄精、太子参,人参;血糖下降缓慢重用苍术、玄参,加黄连、玉竹、乌梅;轻度酮症可加黄芩、黄连。
【方七】补阴固涩汤
【出处】《中医药》
【组成】生地黄20克,玄参20克,牡丹皮20克,莲须20克,花粉30克,黄芪30克,龙骨、牡蛎各30克,枸杞子18克,山茱萸15克,五味子10克。
【主治】糖尿病。
【用法】水煎服,日1剂,随症加减。
【方八】胜甘汤加味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
【组成】山萸肉30克,五味子20克,乌梅20克,桑螵蛸15克。
【主治】糖尿病。
【用法】水煎日服1剂。
【方九】二地降糖汤(汪履秋)
【出处】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地锦15克,地骨皮15克,南沙参12克,麦冬10克,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生地黄10克,僵蚕10克,青黛5克(包),泽泻30克,苦参15克。
【功用】润肺、清胃、滋肾。
【主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小于250mg%。证见口渴欲饮,消谷善饥,小溲频多,疲乏无力,舌质偏红,苔薄黄,脉细数。
【方解】糖尿病隶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主要病机是阴虚燥热,因上、中、下三消的不同,又有肺燥、胃热、肾虚之别,治疗以养阴生津、润燥清热为原则,本方以南沙参、麦冬、地骨皮清肺润燥,石膏、知母清胃泻火,生地黄滋肾清热,地锦、僵蚕、青黛、泽泻、苦参乃结合辨病用药。据现代药理研究及本人临床经验有显著的降糖作用,本方辨证结合辨病,熔润肺、清胃、滋肾于一炉,实为上、中、下三消之通治验方。
【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按语】患者应控制饮食,锻炼身体,不要滥用药物,一经服用中药,就要彻底治愈,不应半途而废。
20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