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药膳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或多序黄芪的干燥根。前两种商品称黄芪,后一种称红芪。
[药膳]
黄芪鸡汁粥
[原料]母鸡1只(重约1000~1500克) 、黄芪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母鸡去毛及内脏、剖洗干净,浓煎为鸡汁;取黄芪15克水煎2次取汁,加适量鸡汤及梗米100克共煮成粥。
[用法]早晚温热服食。
[作用]益气血,填精髓,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适用于久病体虚、气血双虚的贫血、乏力、自汗者。
[评注]黄芪鸡肉配伍能健脾胃,益气血,是补虚止汗的良方。感冒发热,外邪未尽者忌服。

黄芪鳝鱼汤
【原料】黄芪30克,鳝鱼300克,生姜1片(切丝),红枣5枚 (去核),大蒜2条。
【做法】黄芪、红枣洗净,大蒜洗净切段,鳝鱼杀后去肠杂、洗净、斩件。起油锅放入鳝鱼、姜、盐、炒至鳝鱼半熟,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饮汤吃鳝鱼肉。
【功效】补气养血、健美容颜。用于气血不足之面色萎黄、消瘦疲乏等。2006-05-01
黄芪为补气药,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生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之功效。黄芪含糖类、多种氨基酸、蛋白质、胆碱、甜菜碱、叶酸、维生素P、淀粉酶等化学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利尿、强心和降压的药理作用。巧用黄芪做药膳可以达到饮食治病的效果:
1.黄芪川芎粥 川芎6克,黄芪15克,糯米50~100克。川芎、黄芪水煎取汁,与糯米煮成粥,早晚温热服食。可补气安胎,适用于胎动不安。
2.北芪鲤鱼 北芪30克,鲤鱼500克。将鱼去鳞、鳃和内脏,与北芪同置沙锅内,加清水共煎,调味,鱼熟烂后饮汤食鱼。可补益脾胃,适用于脾胃虚弱,消瘦乏力及营养不良性浮肿等症。
3.黄芪茶 黄芪30~6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长期服用,可治疗过敏性鼻炎。
4.黄芪煮鸡 生黄芪30克,鸡1只,重约1000~1500克,加酒共煮。用于体虚、产后或病后体弱、肾炎低蛋白血症。每日1剂,食鸡喝汤。
5.黄芪红枣汤 生黄芪、红枣各30克共煮。每日1剂,食枣喝汤,用于气血不足,病后体虚,体弱多病。
6.黄芪芝麻煲大肠 猪大肠1副,黑芝麻10克,黄芪30克。将大肠洗净,与后2味共炖汤,佐餐服。可益气固脱,适用于大便困难而脱肛者。2006-04-29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5 13:43: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芪薤白猪心汤,这道药膳以黄芪、薤白与猪心为主料,通过炖煮的方式,将药材的精华与食材的营养融为一体,为身体带来多重益处。首先,黄芪薤白猪心汤具有补心护心的功效。猪心中富含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铁、钙等矿物质,能够加强心肌营养,帮助维护心脏健康。而黄芪与薤白的结合,不仅能加快血液流动,...

  • 一、黄芪川芎粥 黄芪川芎粥适合广泛人群,其制作简便。需准备六克川芎、三钱黄芪及一两至二两糯米。将川芎、黄芪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熬煮一小时,取汁去渣,再加入糯米煮成粥。建议早晚加热后各食一次。此粥具有补气安胎的效用,对于孕妇胎动不安的情况,可借助此粥进行调理。此外,它还能增强免疫力,...

  • 首先,阴虚火旺患者应当谨慎服用。阴虚火旺者体内阴液亏损,黄芪薤白猪心汤的温热性质可能加重其症状,影响健康。其次,感冒发热者亦应避免服用。在感冒发热期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此时服用药膳可能干扰身体自我调节机制,影响病情恢复。最后,过敏者需特别注意,若对汤中的任何成分过敏,服用后可能引发过敏反...

  • 首先,黄芪大枣汤是一款简单易做的药膳。只需将黄芪、大枣、甘草等药材一同煎水取汁,最后加入饴糖溶化后即可饮用。这款药膳能够补脾益气,缓解气虚里寒引起的腹中拘急疼痛和自汗等症状。其次,黄芪炖羊肉则是一款温补佳肴。将羊肉与黄芪、花椒、八角等调料一同炖煮,直至羊肉炖烂即可。此药膳不仅能补肾壮...

  • 1.黄芪川芎粥 川芎6克,黄芪15克,糯米50~100克。川芎、黄芪水煎取汁,与糯米煮成粥,早晚温热服食。可补气安胎,适用于胎动不安。2.北芪鲤鱼 北芪30克,鲤鱼500克。将鱼去鳞、鳃和内脏,与北芪同置沙锅内,加清水共煎,调味,鱼熟烂后饮汤食鱼。可补益脾胃,适用于脾胃虚弱,消瘦乏力及营养不良...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