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学中医先学什么?

一定要先看【中医基础理论】(主要是前面的医学理论部分,经络部分可以先不看)之后可以在图书馆或网上找一些中医方面或养生方面的书籍,多数是通俗易懂的,这样可以帮助你确立一下中医理念。看过几本后就可以看【黄帝内经】【伤寒论】在网上有相应的讲课视频,根据视频的顺序和进度来就行,在学习这两本书的同时,一定要不断地搜集一些中医书籍,养生书籍等不同的资料,在那些书上经常提及【伤寒】【内经】有关内容,可是帮助你加深理解和应用。
以上都是我自学实践后后总结出来的,其实我是倒着学的,如果你真的喜欢中医,就像我当初那样,不管什么书,拿来看就是了,有不明白的就想办法找到更基础的书查明白,慢慢思路就出来了,不一定非得按部就班的学,哪怕你看的第一本书很难,最多借着这本书抓出一大堆资料和知识,这样不是更有意思。我的中医生涯是从【求医不如求己】和【易医妙用】开始的,【易医妙用】我到现在都没能整明白,这本书迫使我去看【易经】【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相关的时间医学】,张仲景的经方,【气功】.....这些书都只能理解一部分而已(可能资质有限),中医牵扯到的知识让我瞠目结舌。
四诊法因没有师傅和实践机会,一直没法学,活到老学到老加油吧。2020-02-17
对于你所说的学习中医,这个问题啊!需要献血什么其实啊,你在从你的描述上面已经描述了很多。方法。其实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另外的话呢,可以按照正规的。学中医的学校里面他们的课程流程。来学习。如果是在网络上面学习的话,看看有没有其他的人提供的经验?或者是捷径。能够吸取一下他们的优点。这也是可以的。2020-02-16
先学辩药和汤头歌,药是基础,而汤头歌是辩证法,只要知道了药理和药的辩证法,中医那些小病就会开方了。2020-02-16
建议先熟读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再去背诵中药学和方剂学。打好基础后就开始学习如何去对具体疾病辨证论治,就可以着手学习中医内科疾病。在学习的过程中阅读一些中医经典会对辨证思维有帮助,比如金匮要略,伤寒论等等。加油。2020-02-16
本人现从事与中医教育培训工作,时常接触一些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并拍摄一些教学视频,以供大家交流学习

2021-01-09
一般学医可以学习一些动物结构 药物还有一些临床表现等等 主要的是病理变化。2020-02-16
可以。建议先五行和经络2020-02-16
娄绍昆的《中医人生》,入门可以先读下,讲的挺好的2020-03-24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1:38: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中医入门应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2.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四诊八纲等内容,是理解和实践中医的基础。3. 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描述了自然界的规律,在中医中用于阐述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的基本过程。4. 脏腑经络的学习是入门中医的关键,脏腑是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经络...

  • 学习中医的第一步是《中医基础学》,它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可能初期难以理解,但坚持到第五章节就会更容易接受。第二步是《中药学》,需要死记硬背,有条件的话可以购买带图像的中药书籍加深印象。接下来是《方剂学》,同样需要死记硬背,书中附有方歌,记得常用的方子,如麻黄汤、桂枝汤、六味地黄汤...

  • 三、《中药学》是学习中医药物的重要书籍。此书详细介绍了各种中药的性能、功效、用法等,有助于理解中药在治病过程中的作用。四、《中医诊断学》是学习中医诊断方法的关键书籍。此书介绍了中医的诊断原理、诊断技术和诊断思维,对于理解中医临床有重要作用。五、《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实践的经典之作,...

  • 自学时,建议选用中医院校教材。初学者不宜先攻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名著,应先掌握基础理论方向,避免理论学习障碍。自学中要注重古文基础,加强文言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是入门必修课,是理解中医的钥匙,也是历代先贤智慧的总结。初学者应以之为起点,先学基础理论。自学过程中,会遇到众多名...

  • 在自学过程中,建议首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这是学习中医的基础,也是理解中医的关键。中医院校统编的《中医基础理论》是对历代先贤经典总结的成果。初学者如果直接阅读经典,可能会感到困难重重,甚至会迷失方向。因此,建议先从基础理论入手,逐步积累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许多名词和概念。如果...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