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中医药著作对医学的贡献很大?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2、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3、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5、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2023-01-14
mcxzy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8:06: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4. 明代,王叔和的《脉经》与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等著作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5. 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和苏敬的《新修本草》在隋唐之际对医学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6. 北宋时期,宋慈的《洗冤集录》标志着法医学的诞生,而《饮膳正要》和《御药院方》则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紧密联...

  • 1. 《神农本草经》:这部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由神农氏所著,对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石,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对现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3. 马王堆汉墓医书:这些医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中医疗法记录,为...

  • 3、《难经》- 作者:秦越人(扁鹊)- 编写时期:战国时期 - 简介:创立了独取寸口等诊法,充实了经络学说。4、《神农本草经》- 作者:神农氏 - 编写时期:起源自远古时期,形成自东汉时期 - 简介:中国历史上存在时期最早的中医学著作,对我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5、《针灸甲乙经》- ...

  • 剩下的几部著作,如《中藏经》、《脉经》、《针灸甲乙经》和《黄帝内经太素》,也都在各自领域对中医理论和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详细论述了脉象的诊断意义;《针灸甲乙经》则对针灸疗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为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总的来说,...

  • 一、《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作为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一,其内容涵盖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运气等医学理论,从整体角度论述医学,奠定了中医学术体系的基础。二、《难经》作为《黄帝内经》的补充与解析,解答了《内经》中的难点和疑点,对人体腑脏、脉象、经脉...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