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之腧穴指导:腧穴的命名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意,《千金翼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历代医家以腧穴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现象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像的方法对腧穴命名。了解腧穴命名的含意,有助于熟悉、记忆腧穴的部位和治疗作用。兹将腧穴命名择要分类说明如下:

  1.根据所在部位命名 即根据腧穴所在的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面部颧骨下的颧髎,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等。

  2. 根据治疗作用命名 即根据腧穴对某种病证的特殊治疗作用命名,如治目疾的睛明、光明,治水肿的水分、水道,治面瘫的牵正。

  3. 利用天体地貌命名 即根据自然界的天体名称如日、月、星、辰等和地貌名称如山、陵、丘、墟、溪、谷、沟、泽、池、泉、海、渎等,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气血流注的状况而命名,如日月、上星、太乙、承山、大陵、商丘、丘墟、太溪、合谷、水沟、曲泽、涌泉、小海、四渎等。

  4.参照动植物命名 即根据动植物的名称,以形容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而命名,如伏兔、鱼际、犊鼻、鹤顶、攒竹、口禾髎等。

  5.借助建筑物命名 即根据建筑物来形容某些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作用特点而命名,如天井、印堂、巨阙、脑户、屋翳、膺窗、库房、地仓、气户、梁门等。

  6.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 即根据腧穴部位或治疗作用,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学理论命名,如阴陵泉、阳陵泉、心俞、三阴交、三阳络、百会、气海、血海、神堂、魄户等。2023-01-16
mcxzy 阅读 41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5:15: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腧穴,即穴位的统称,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区域。这些穴位不仅是疾病反应的敏感点,也是针灸和推拿治疗的重要施术位置。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每个腧穴都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首先,近治作用指的是所有腧穴都能治疗其所处部位及邻近...

  • 腧穴,又称孔穴、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在针灸、推拿等疗法中,它们是主要的施术部位。腧穴学研究其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及基本理论,是针灸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现代研究结合了腧穴的形态结构与针灸效应,使腧穴学内容更加丰富。在《黄帝内经》中,腧穴被称为“节”、“会”、“气穴...

  • 结合中医理论命名的有阴陵泉、阳陵泉、心俞、肝俞、三阴交、三阳络、百会、气海、血海、神堂、魄户等。

  • 包括井、荥、输、经、合;四是特指五输穴中的输穴,即每个经脉的第三个穴位。这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展示了腧穴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在针灸治疗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研究和理解这些穴位,中医医师能够更精准地运用针灸和推拿技术,以达到调和人体阴阳、防治疾病的目的。

  • 穴位,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炙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也叫穴、穴道 腧穴研究发展 其过程可分为以下阶段:①无定位阶段。最初,人们用砭石割刺痈疽肿疡,排脓放血,解除病痛...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