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中药要煎几次,要喝几次,分什么时候吃

熬药器具以砂罐或瓷罐为佳,切忌用铁、铜等金属器具,熬时要注意火候,未煮沸前可用猛火,水开后就要用小火了,同时应注意加盖熬煮,以防止药物中挥发性成分逸出。熬煮中药的时间也因药性而有所不同,如解表药不能久煎,通常煮沸后15分钟即可;味厚滋养的补益药,煎煮的时间宜长,煮沸后要再用文火熬1小时左右,以使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溶于水中。另外,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经慢火久煎后,可以减低或消除其毒性,如附子、生半夏等,煎煮的时间也要稍长一些。药熬好后要趁热将药汁滤出,每剂药只煎两次。
主要是看你服用中药是治疗什么病,如果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疾病,肠道病等,饭前服,药性易下达,易被吸
收,疗效就好。
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病症,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可使药性上引;
毒性较大的药,饭后服,可免吸收太快而引起中毒。寒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疗大热病等;热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真寒假热病,效果好。
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凉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温服,能益气、增补。凡伤风感冒、解表驱寒的药,应趁热大口服下,促使发汗。药性强烈的小剂量汤药,应一次服完。应使药物在不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力,
发挥其最大效应。如通便、化瘀血等。凡咽喉病、呕吐病、宜多次频服,缓缓饮用,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使其见效快。凡滋补药剂,宜早晨空腹服饮,便于充分吸收。安眠镇静药,宜睡前服。注意:积滞、胸部病患者,药后仰卧为好;头、脑、耳
、眼患病者,药后去枕卧好;左右两肋病者,服后左右侧卧。驱虫药,睡前服一次,次日晨,空腹再服一次,肠道内虫更易被杀伤,以便排出体外。2019-03-20
一般煎两次,将两次煎好的药水兑在一起(这样药物浓度比较均匀),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比较好。最好在饭后服,一般每6到8小时一次比较合适,药效基本均衡。2019-07-31
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的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在两次煎煮后可能存留的有效成分较多,可再煎第三遍,改为一日3次服用,以节约中药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早晚服用。2019-01-21
一副药煎一次,热一次.(生病的药一天吃两次)
一副药煎一次,热两次.(补药类)
中药饭后一小时吃,不伤胃2020-03-08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0:54: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副中药应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后药液虽浓香,但药效已尽。煎煮时间宜短,先浸泡1-3小时,再以小火煎煮10-18分钟,此法能最大程度保留药效。现代医学研究显示,长时间煎煮会使药效大量流失,因此古代长时间煎煮的建议并不准确。类似烹饪蔬菜,过度煮熟会使其营养价值下降。煎煮中药时,应控制在30分钟...

  • 1. 中药通常采用煎水的方式服用,每日分两次进行。2. 在疾病恢复期,可根据需要将中药研磨成粉。3. 研磨成粉后,推荐每次服用量为三克。4. 每日服用次数建议为两次至三次。

  • 1. 通常情况下,一副中药需要连续煎煮三次,将三次煎得的汤液合并在一起,然后分三次服用。2.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方剂的剂量往往较大,一般情况下都是一天煎煮三次,连续使用三天。而且通常不会将三次煎得的汤液合并后再分次服用,这主要是因为反复抓药较为麻烦。3.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处理...

  • 在准备煎煮中药时,建议首先将药材浸泡20分钟,随后进行两次煎煮。第一次煎煮后,将药液过滤,再进行第二次煎煮,第二次煎煮的药液浓度会比第一次略淡。煎煮完成后,将两次的药液混合均匀(勾兑),然后根据个人需要,将药液分成两份。服用时间上,建议在早饭前半小时和饭后一小时分别服用一份。这样做的...

  • 一副中药一般情况下是煎两次的,也可以接三次。一般情况下一副中药,1天内服完,个别人医生可能有要求一副药喝2天。听医生的安排就可以了。在应用中药期间要避免过度疲劳,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避免暴饮暴食,饮食以八分饱为宜。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