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经脉的12经脉的命名

12经脉对称地分布在人体左右,每侧都有12条,所以全身实际是24条纤脉。12经脉分为阴阳两大类,阴经有6、阳经也有6。通过手的经脉叫手经,通过足的纤脉叫足经。每经都有固定的联属内脏。这样经脉的名称就综合了手足、阴阳、脏腑的内容而确立下来,如“手太阴肺经”,即足通过手、联属肺的阴经。12经络,其中分布于胸腹、上肢手掌一面、下肢内侧一面的叫阴经;分布于背部、头面部、上肢背面、下肢外侧一面的叫阳经。位于胸腹中央线的叫任脉;位于背部中央线的叫督脉。在手臂上有三条阳经,统称手三阳经,都是从手走向头部;在腿上有三条阳经,统称足三阳经,都是从头部走向脚。在手臂上有三条阴经,统称手三阴经,都是从胸部走向手;在腿上有三条阴经,统称足三阴经,都是从脚走向胸部。任脉由会阴部起,由腹部上行,直到下唇。督脉由尾闾部起,由脊背上行,直到上唇。手三阴经,为手太阴肺经(11穴);手少阴心经(9穴);手厥阴心包络经(9穴)。分别简称为肺经、心经、心包经。足三阴经,为足太阴脾经(21穴);足少阴肾经(27穴);足厥阴肝经(14穴)。分别简称为脾经、肾经、肝经。手三阳经,为手太阳小肠经(19穴);手少阳三焦经(23穴);手阳明大肠经(20穴)。分别简称为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足三阳经,为足太阳膀胱经(67穴);足少阳胆经(44穴);足阳明胃经(45穴)。分别简称为膀胱经、胆经、胃经。任脉共24穴,督脉共28穴。

2016-05-30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5:36: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经脉的命名方式综合了手足、阴阳和脏腑的信息。例如,"手太阴肺经"这一名称,其中"手"表示手部经脉,"太阴"代表阴性,而"肺"则指出了该经脉所关联的内脏器官——肺脏。这种命名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经脉的功能和分布特点。要详细了解12经的具体名称,可以参考"经络系统简表",它详细列出了每一条经脉的名...

  • 通过手的经脉叫手经,通过足的纤脉叫足经。每经都有固定的联属内脏。这样经脉的名称就综合了手足、阴阳、脏腑的内容而确立下来,如“手太阴肺经”,即足通过手、联属肺的阴经。12经络,其中分布于胸腹、上肢手掌一面、下肢内侧一面的叫阴经;分布于背部、头面部、上肢背面、下肢外侧一面的叫阳经。

  • 十四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加上任脉、督脉 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 井穴,作为12条正经的源头,五俞穴的一种,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象征着生命之源,其在经络流注中犹如泉水之始,故称“井”。全身十二经各有其井穴,共计十二个,包括肺的少商、大肠的商阳、心包的中冲、三焦的关冲、心的少冲、小肠的少泽、脾的隐白、胃的厉兑、肝的大敦、胆的(足)窍阴、肾的...

  • 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穴位 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