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湿病的偏方大全

  治疗风湿病的偏方   1、乳香川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化瘀通络,利湿除痹。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乳香、制没药各12克,制川乌15克,地龙、土鳖虫各20克,桃仁、蜈蚣各10克,青风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日1剂。3个月为1疗程。
  加减:湿热阻络型,加防己、苍术各10克,萆光(氵光)、连翘各20克,金银藤30克;寒热错杂型,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知母12克,生黄芪30克,附片20片;肝肾亏损型,加川续断、桑寄生、狗脊、附片各15克,骨碎补10克,白芍12克。
  2、黄芪威灵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30~50克,威灵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鸡血藤各10克,麻黄、防风、知母、川黄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5剂为1个疗程。
  加减:若气血两虚者,黄芪加量至60~80克,当归、何首乌各20克;若兼发热者,加生石膏40~50克,薏苡仁25~30克;若关节红肿较甚者,加萆光(氵光)20~30克,防己、泽泻各12~15克;若上肢重者,加姜黄、桑枝各10~15克;若下肢重者,加牛膝、蚕砂、木瓜各10~12克。
  风湿病的病因   1、遗传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一些风湿性疾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病,遗传及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表达密切相关,对疾病的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及预后都有一定的意义;其中HLA(人类组织白细胞抗原)最为重要。
  2、感染因素:根据多年来的研究阐明,多种感染因子,微生物产生的抗原或超抗原,可以直接或间接激发或启动免疫反应。
  3、内分泌因子:研究证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调、与多种风湿病的发生有关。
  4、环境与物理因素:如紫外线可以诱发SLE。
  5、其他:一些药品如普鲁卡因酰胺,一些口服避孕药可以诱发SLE和ANCA阳性小血管炎。
  风湿病的表现   1、风湿病大多有关节病变和症状,可高达70-80%,约50%仅有疼痛,重则红,肿,热,痛及功能受损等全面炎症表现;多为多关节受累。侵及关节大小视病种而有不同。
  2、异质性,即同一疾病,存在有不同亚型,由于遗传背景,发病原因不同,机制也各异,因而临床表现的类型,症状,轻重及治疗反应也不尽相同。
  3、风湿病多是侵犯多系统的疾病,许多疾病的病理多有重叠,症状相似,如MCTD为这种表现的典型。
  4、血清内出现多种抗体及免疫复合物(CIC),并可沉积于组织(皮肤,滑膜)或器官(肾,肝)内致病。
2022-07-15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1:35: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泥炭疗法是将烧成黑黄色的泥土粉末与水调和后涂抹全身或患处,或者将粉末倒入浴盆浴洗。这种方法对风湿病有显著疗效,在欧洲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德国就有近百个“沁炭医院”采用泥炭疗法治疗风湿病。砂浴疗法则是将患肢或全身埋置于烫热的砂中,适用于海滨、江河流域或西北沙漠地带。日光浴疗法在夏天中午...

  • 6. 薏苡仁粥 材料:薏苡仁、淀粉、砂糖、桂花。做法:先煮薏苡仁至熟,加入少量淀粉,待米烂后加入砂糖和桂花。可作为早餐食用。功效:薏苡仁粥有助于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对缓解风湿病导致的腿部疼痛效果显著。7. 龙舌兰叶偏方 材料:龙舌兰叶、红糖。做法:取龙舌兰叶一片,熬煮后蘸红糖...

  • 在民间确实流传着不少治疗风湿病的偏方,其中不乏一些效果不错的方法。例如,生姜与葱白的外敷疗法,这种疗法的具体操作是将生姜与葱白按照1:3的比例混合后捣碎,然后敷在患处,每隔48小时更换一次。这种方法通过生姜和葱白的热力和药性,帮助缓解风湿症状。另外,还有一种沙浴疗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生活在...

  • 薏仁山药猪肚汤:猪肚洗净,薏仁30克、砂仁5克、新鲜山药100克放入猪肚中,加水6杯,麻绳结扎锅内煎约两小时,去药渣,吃猪肚、山药,饮汤。薏仁茅根苦瓜粥:鲜苦瓜100~150克切块,薏仁30克、白茅根30克、赤小豆90克、粳米60克同煮,空腹食用,每日1~2次。生姜鸡:用公鸡1只,生姜100~250克,...

  • 生姜热敷法也是治疗类风湿的有效方法之一。将生姜和新鲜葱研磨或捣成泥状后,趁热敷在患处,每两天更换一次。这种方法可帮助缓解类风湿症状,但需注意,如患处有破皮或伤口,应避免使用,以免导致伤口溃烂。除了以上三种偏方外,服用颂春茶也是缓解类风湿症状的有效选择。颂春茶的主要成分包括菊苣、葛根、...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