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的中药

下面介绍十种补气的中成药,以供参考。
1、四君子丸:由党参、白术(麸炒)、茯苓、炙甘草组成。方中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不热不燥,适度施力温补中气,就像温文尔雅的君子,因此叫“四君子”,此方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益气健脾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2、六君子丸: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半夏(制)、陈皮。因此除了补脾益气功效外,还有燥湿化痰作用。用于脾胃虚弱,食量不多,气虚痰多,腹胀便溏。

3、香砂六君丸:在六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木香、砂仁。因此除了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外,还兼有和胃作用。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4、补中益气丸:由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组成。党参和炙黄芪益气,当归补血;炙甘草和白术健脾调胃;柴胡、升麻升举阳气;陈皮理气和胃。诸药共凑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功效。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注意不适用于恶寒发热表证者,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以及高血压者。
5、参苓白术丸: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组成。健脾、益气。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6、人参健脾丸: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黄芪、当归、酸枣仁、远志。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兼有安神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7、人参归脾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蜜炙)、当归、木香、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组成。除了健脾益气,还兼补血功效。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诸症。

8、黄芪颗粒: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用于气短心悸,虚脱,自汗,体虚水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疮口久不愈合。

9、五加参蛤蚧精:由刺五加、蛤蚧、肉苁蓉、人参、人参露组成。补肺气、益精血。用于元气亏损,肺虚咳嗽,病后衰弱。

10、人参茎叶皂苷胶囊:人参茎叶皂苷。健脾益气。用于气虚引起的心悸,气短,疲乏无力,纳呆。呼吸气短、动则气促、声低懒言、面色恍白、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弱或虚大,甚则虚热自汗、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2022-09-26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0:25: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人参是重要的补气中药,味甘、微苦,性微温。它具有大补元气、益智安神的功效。人参能促进人体细胞发育,增加细胞分裂次数,被认为可使细胞分裂50次,延长人的寿命。人参适用于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脉微弱、血压低的休克症状。人参含有多种皂甙、挥发油、多糖类、维生素BI、B2、C等成分,对神经系统、性激...

  • 1. 白术 白术是一种补气健脾的中药,它能燥湿利水,止汗安胎。适用于治疗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等症状,尤其是脾气虚弱的病人。白术也可以用来治疗水湿停滞引起的痰饮、水肿,以及妊娠时的脾虚气弱和胎气不安。2. 黄芪 黄芪被誉为“补气之长”,有补气升阳、益精固表、利水退肿的功效。它适用于...

  • 1. 人参:这是最著名和昂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道甘、微苦,性质微温。人参有助于大补元气,益智安神,是滋补保健的佳品。它对呼吸微弱、四肢冰冷、脉微弱、血压低等症状有疗效,也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失眠、自汗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2. 黄芪:黄芪是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性质微...

  • 1. 人参:人参是一种常用的补气药材,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心慌、乏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2. 黄芪:黄芪具有补气养血、提升免疫力的作用。对于气虚血亏、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适当服用黄芪有助于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3. 当归:当归是一种既能补血又能活血的中药,常用于治疗血虚...

  • 常见补气的中草药包括:1. 人参:被誉为最珍贵的补气药材,味甘微苦,性微温。人参能大补元气,具有安神保健的功效,适用于久病体虚、气短虚脱、神经衰弱等症状。2. 枸杞子:性平味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具有补血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等功效。长期服用有助于延年益寿。3. 黄芪:...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