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的水试鉴别是什么?

1、茯苓:正品茯苓块用开水浸泡不溶解,不破碎;用面粉压制假茯苓块,用开水浸泡后15分钟左 右溶解成糊状。

2、血茸片:正品血茸片骨质呈淡褐色,有裂隙,用开水浸泡不溶化,入水不变色;而用胶水、红色染 料、锯末压制的"血茸片",仅锯口部"血"红色,切片无裂隙,用开水浸泡即溶解,水液被染成红色,套上去的皮毛脱落。

3、藏红花:藏红花正品浸入水杯中,粒头膨胀呈长喇叭状,可见一条黄线徐徐沉入水底,水液呈浅黄色;用红色染料和玉米须等制造的假藏红花,入水后没有正藏红花的特征,假藏红花漂浮在水面上,水液立即变成鲜红色。

4、海金沙:取正品海金沙少许撒在水中,浮于水面不下沉,如有下沉则有泥沙等掺杂。

5、熊胆:取熊胆仁一小粒,置水面上,可见其旋转并逐渐溶解,有明显黄线下降而不扩散。伪品无此现象。

6、琥珀:不溶于水,煮沸不溶化,不变软若加热且变软或溶化则可能是松香或其他树脂。

7、乳香:取乳香适量与少量水共研,应形成白色乳状液。

8、没药:恨没药适量与少量水共研,应形成黄色乳状液。

9、青黛:将适量青黛投入水中,则浮于水面,另取本品少量加为数毫升,水层不得显蓝色。

10、胖大海:将胖大海放入水中,膨胀速度较较快,并能达到原体积的5~8倍;而伪品膨胀速度慢 ,仅能达到原体积的3~4倍。

11、麝香:取麝香仁少许,用开水冲后,或煮沸后倒入无色透明的玻璃容器中搅拌,静置,麝香 微溶于水,大部分沉淀,水溶液呈淡黄色,香气浓烈持久。

12、苏木:将苏木投入装有沸水的玻璃杯中,即呈现桃红色的溶液,加酸变为黄,加碱则变为 红色。伪品无此反应。

13、天竺黄:本品吸水性强,有粘舌感,投入水中不溶于水,在水中有气泡产生。伪品无此特征。

14、阿胶:取阿胶少量,加沸水适量搅拌至溶解,溶液呈棕红色,较澄明,静置后溶液不变稠, 而其他杂皮胶溶液会变混浊2009-01-14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9:43: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通过比较药品的外观、说明书和内容物的颜色,如西洋参的真品表皮呈灰白色或灰褐色,而仿品则呈黄白色。2. 水试比较识别法 对中药饮片进行水试,如牛黄在清水中调和后,能使指甲染成黄色;苏木在热水中呈鲜艳的橘黄色;秦皮在热水浸泡后,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3. 火烧比较识别法 利用药物的理化特...

  • 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实际上就是传统的经验鉴别,是用人的感官,采用看、尝、嗅、听、手摸及水试和火试等方法,主要包括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颜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主要工具有放大镜,紫外光灯等。

  • 二、水试比较识别法 通过水试比较在中药饮片检查时应用较多,如牛黄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否则就疑为假药。苏木投入热水,浸液呈鲜艳的橘黄色。秦皮加热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 三、火烧比较识别法 掌握一些药物的理化特性,利用火烧也能快速作出真假药品的判别。如...

  • 性状鉴别是对药材的形、色、气味、大小、质地、断面等特征,简单理化反应,直接观察药材,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区分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这是数千年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

  • 这个概念表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饮片。对于前两类,管理上应视为中药材,只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在配方、制剂时作饮片理解。而管理意义上的饮片概念应理解为:“根据...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