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药的正确方法步骤是什么?

■煎药用具
  以砂锅或无破损的搪瓷器皿为最好,不用铁、铝制品。
  ■用水与水量
  煎药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皆可。加水量以超过药物1~2厘米为度;慢性病人及儿童用水可酌减。
  ■火候
  一般先用急火(武火)煮沸,再用慢火(文火)煎熬。也有单纯用急火或慢火煎的,要遵医嘱。
  ■时间与次数
  一般头煎沸滚后半小时为宜,二煎的加水量与时间,按头煎的二分之一为适宜。据试验,两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药得到的有效成分要多。因为药物煎煮后,溶剂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在药物之内,另一部分在药物之外,形成两种不同的浓度。当药物内部有效成分的浓度大于外部时,可继续向外释放,到浓度相等时,就不再向外释放了。所以必须换水重煎,使有效成分继续向外释放。因此,中药汤剂一般煎两次为宜。
  ■具体方法
  先用冷水将药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后再煎。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植物细胞慢慢膨胀、破裂,蛋白质及淀粉等也会逐渐溶解在水中,不会阻滞有效成分的释出,所以药效较高。如用开水煎药,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淀粉等会产生凝固现象,使细胞不易破裂,即使破裂了,有效成分也留在凝固体内不易释出,药效就不能充分发挥。煎药时要避免药液溢出或过快熬干,也不要反复揭盖,以避免有效成分挥发。
  根据药物的功效、毒性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煎药方法。如解表、清热类药宜急火煎,时间要短,否则会降低药效,改变药性;厚味滋补药如肉苁蓉、熟地之类,宜慢火久煎,时间要长,使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多地释出。某些毒性药物如乌头、附子之类,亦应慢火久煎,才能减低毒性,增加药效。2020-05-31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8:34: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药熬制方法的正确步骤 一、准备阶段 1. 药材浸泡:首先,将中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至1小时,使药材充分吸水膨胀。2. 准备器具:选用砂锅或陶瓷锅熬制中药,避免使用铁锅,以免影响药效。二、熬制过程 1. 加热与搅拌:将浸泡后的药材连同水放入锅中,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为小火慢慢熬制。期间...

  • 1、先把中药倒入药锅中,加冷水超过药面2CM多点即可,泡药半小时左右再开始煎(如果医生嘱咐先煎或者后煎的,按医生说的做就可以了)。2、把药锅放到煤气炉上面,大火烧开(一般3-5分钟左右)。3、水开后改用小火再煎20分钟。(如果医生说药品质地坚实不容易煮出药效,可以多煎一会儿)。4、煎药...

  • 煎中药的正确步骤如下:浸泡:将中药放入砂锅中,加入足够的水,浸泡一段时间,让中药充分吸收水分。注意砂锅是煎中药的最佳容器。煎煮:用大火烧开砂锅,然后转为小火,慢慢煎煮。在煎煮过程中,需要不断用勺子轻轻搅拌,防止中药粘在锅底。同时,煎煮过程中需要添加适量的水,确保中药不会煮干。滤汁再...

  • 煎药壶熬中药最正确的方法如下:1、浸泡。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冷水(不要用开水)至高出药面2~3厘米,浸泡1小时左右。如果处方中花、草类质轻松泡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适当再加水。2、火候。一般先用武火(急火),煮沸后改为文火(慢火)。但一些治疗外感疾病的中药也可在...

  • 把中药倒进壶里,用温水(差不多40—50度为宜)泡半小时左右,注意,水不宜倒太多,差不多把药淹没1—2厘米就好 泡好之后用大火烧开,开后转小火熬半个小时即可 注意,一般一副药熬2—3次,第2次的水要比第一次少,差不多把药刚好淹没为宜,也是大火烧开转小火熬半小时即可,把后两次熬...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