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怎样煎效果更好

中药汤剂怎样煎效果更好
  中医中药治疗疾病,除了医生看病开药是否准确、药品质量是否好以外,与中药煎熬方法是否正确亦有明显关系。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药汤剂怎样煎效果更好的知识,欢迎阅读。
  1、中药煎熬前应用冷水或温水浸泡30至60分钟,要将药物浸透。
  药物的有效成分从药材中游离出来并溶解于水中,需要水做媒介。水没有浸透,药材内面是干燥的,则药物的有效成分不能煎出,疗效下降。浸泡药物不能用开水;因为药物的有效成分是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而蛋白质遇开水立即凝固,在药物表面结成一层膜,使里面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药物疗效下降。
  2、中药汤剂煎熬的时间
  要根据药物的性质来决定。一般的药物应在煎沸后再煎15至20分钟左右;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煎熬时间要稍短;质坚硬、性滋腻的药物,煎熬时间要稍长。如在同一剂药中,兼有上述几种情况,则可采取先煎、后下、布包煎、蒸兑等方法,灵活掌握。矿石类药物,需打碎先煎;后下的药物先用冷水浸泡在一边,待其他药物熬15至20分钟时,将后下的药物连浸泡液一并倒入,再煎熬3至5分钟即可。亦可将后下的药物浸泡好后,单独煎熬3至5分钟,再将药液与其他煎好的'药液混合后服用。药物煎好后,一般乘热倒出,与药渣分离;防止药渣重吸收(发涨)而损失部分药液。
  3、在煎药的火力火候方面
  一般先用武火(火力较大、较急),沸后再改用文火(火力较小、较缓),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蒸发,不易将有效成分煎出。对于祛寒、解表药,火力宜大,时间宜短;主要取其芳香之气,煎沸时间不超过10分钟。滋补调理药先用大火煎沸后,再改用文火慢熬,取其浓缩的药汁,以求药力持久。
  4、汤药煎熬时的放水量
  一般以药物泡透后仍高出药面1至2厘米为好。芳香易挥发及质地疏松的药物,煎熬时间较短,可只以淹没药物为度;质地坚硬粘稠需要久煎的药物放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一些。

;2022-06-10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9:17: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煎药的火力: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强火,至煮沸后再改用弱火,保持在微沸状态,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4、煎煮的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而定,一般汤剂煎煮2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2次到3次为宜。一般中药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

  • 通常先用大火煮沸,然后再改用小火慢煎。大火可以快速将水煮沸,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迅速溶解出来,小火慢煎则可以进一步提取药效,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一般来说,煎药的时间也需根据药物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煎药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能会导致药效成分流失,甚至产生不利影响。煎药时间过长...

  • 1. 先煎: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质地坚硬,需先煎30分钟,如石膏、决明、龟板等。有毒药物如乌头、附子也需先煎1-2小时。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也先煎。2. 后下:含挥发油药物如薄荷、砂仁,以及不宜久煎的钩藤、杏仁等,应在汤剂煮好前5-10分钟加入。正确熬中药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掌握以上...

  • 中药煎煮火候也有讲究,先大火煎开,再改小火煎。治疗感冒的药物比较容易挥发,煎15分钟左右即可,常见的中药煎30-40分钟左右即可。对于某些特殊的药物有特殊的煎煮方法,比如比较名贵和质地坚硬的药物,需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常见的有石膏、龙骨、牡蛎、磁石...

  • 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