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的中医中庭穴

1、配中府,有宽胸利膈,行气消积作用,主治噎嗝,停食,食反,胸闷。2、配俞府、意舍,有降气化食的作用,主治呕吐,食不化。 中,为天地人三部的中部也。庭,庭院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中部。本穴物质为鸠尾穴传来的湿热水气,散热冷降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气血聚集于庭院之中,故名。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气血运行规律:散热后循任脉传于膻中穴。功能作用聚集任脉气血。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灸聚英》:主胸胁之满,噎塞,食饮不下,吐食出。小儿吐奶。

2016-05-12
mcxzy 阅读 155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8:51: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庭穴位于人体天之中部,是任脉的一部分。其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处聚集,如同庭院中的气血聚集一般。该穴的气血特征为天部的湿热水气,其运行规律是散热后循任脉传至膻中穴。中庭穴的功能是聚集任脉气血,对于寒邪导致的症状,宜采用补之灸之的治疗方法;而对于热邪引起的症状,则宜泻针出气。《针灸聚英...

  • 中庭穴,作为经穴之一,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的记载,归属于任脉。定位在仰卧时,位于胸部正中线,第五肋间隙处,靠近胸剑联合部。此穴的层次结构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胸肋辅状韧带,以及第六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胸廓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分布。针灸操作上,直刺深度为0.2~0.3寸,向下斜刺可达0.3~...

  • 中庭是人体胸部的一个穴位,具 置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即胸剑结合部。以下是关于中庭穴的详细定位方法:科学定位:中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也就是胸骨体与剑突结合的部位。快速取穴法:仰卧位取穴:首先,仰卧并放松身体。然后,找到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即膻中穴。从膻中穴向...

  • 中庭是中医经络穴位中的一个重要位置,位于人体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5肋间,即胸剑结合部。中庭穴归属任脉,具有宽胸理气、降逆和中的功效,主治胸胁支满、胸腹胀满、噎膈、呕吐、心痛、梅核气等病症。在人体解剖学中,中庭也被用作描述胸腔中央的部分,即胸骨剑突下方、两侧肋骨之间的区域。中庭...

  • 庭,庭院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中部。本穴物质为鸠尾穴传来的湿热水气,散热冷降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气血聚集于庭院之中,故名。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气血运行规律:散热后循任脉传于膻中穴。功能作用聚集任脉气血。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灸聚英...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