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桂枝汤麻黄汤证治推论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桂枝汤麻黄汤证治推论

外感病主要是指外感风寒引起,导致荣卫不和产生疾病。

风性疏泄,容易伤卫,卫气受伤,荣气疏泄太多,导致荣气为病,恶风发汗。

寒性收敛,容易伤荣气,荣气受伤,卫气收敛过多,导致卫气为病,变现为恶寒发热。

不管是风还是寒,最终还是引起的人体自病,自身的荣卫失衡。

一、具体治疗方法:

1.发散卫气:麻黄汤。2.补中气,降胆经,桂枝汤。3.阴虚外感:补阴。4.肾虚外感:补肾。5.气虚外感:补中益气丸。6.血虚外感:八珍丸。7.暑气外感:降胃,扁豆、藿香。

二、外感病虚实要分清:

恶寒之病,恶寒不罢,脉象紧而不舒,治疗要用开卫气之法。

荣病疏泄,气机皆虚。卫病收敛,气机皆实。

气入为实,气出为虚。治疗分为开卫气和补里气和表气。

三、用药变化:

根据桂枝汤芍药降胆经助收敛,可以演变出来乌梅白糖汤、三豆饮、四豆饮。

根据麻黄汤散卫气助疏泄,可以演变为用薄荷发散,葱豉汤、人参败毒散。

四、古方命名有瑕疵,导致以为桂枝汤以桂枝为主药,其实芍药才是主药。

五、伤寒论荣卫表病,没有治好,如果导致脏病,主要表现为阴寒之症,如果导致腑病,主要变现为阳证,半表半里就是少阳证。温病的荣卫病,如果没有治好,就会出现气分病、血分病和肠胃病。其他的外感,没有好,容易出现胆经病和肺经病。胆经病胆经不降产生虚劳;肺经病肺金不降出现咳嗽。

六、发热恶寒总结:

发热恶寒病因包括:出于荣卫、出于脾胃、出于肾家、出于胆经、出于肺家。

这五种一定要分清楚,只有恶寒脉紧无汗,身痛项强,用发散药;其他的均要根据具体对证调节。2022-07-11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7:19: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具体治疗方法:1.发散卫气:麻黄汤。2.补中气,降胆经,桂枝汤。3.阴虚外感:补阴。4.肾虚外感:补肾。5.气虚外感:补中益气丸。6.血虚外感:八珍丸。7.暑气外感:降胃,扁豆、藿香。二、外感病虚实要分清:恶寒之病,恶寒不罢,脉象紧而不舒,治疗要用开卫气之法。荣病疏泄,气机皆虚。...

  • 桂枝汤为脉浮缓,所以用芍药收敛荣气,用草姜枣补中气。麻黄汤一般讲脉浮紧,其实很多时候是脉沉紧。2.沉脉脉象这里讲沉脉在肉下,虚实易了然。这里考虑沉脉是对应的浮脉,所以就是用力按到沉部,然后抬指脉象不浮起,主要在沉部。沉脉又分为虚实两种,沉实脉代表着实热,沉微代表着虚寒。复习前面微...

  • 如果不是麻黄汤证所表现的卫闭严重感冒,即使是桂枝汤证,也是采用了生姜大枣炙甘草来调和内气中气。也就是说桂枝汤也是一个养中的方子,比如小建中汤就是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就变成了降胆经、补中气的方子。2.汤头歌诀之九味羌活汤,一切外感,均不可用。

  • 5. 外感病的进一步分类与治疗方法:例如,荣卫表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桂枝汤、麻黄汤和桂枝麻黄各半汤。脏腑里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四逆汤、附子汤和乌梅丸。半表半里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6. 对治方法的深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各类治疗方法的选择需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调整。同时,对于...

  • 风伤了卫,荣气为病,用桂枝汤收敛荣气。寒伤了荣,卫气为病,用麻黄汤疏泄卫气。荣卫两伤,寒热往来,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双解荣卫。内伤六经五方:三阴经为寒症,对应治疗分别为:足太阴脾,代表方为四逆汤。足少阴肾,代表方为附子汤。足厥阴肝,代表方乌梅丸。三阳经为热证,对应治疗分别为:...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