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炮制辅料是指在炮制过程中应用的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其性质、成分对所炮制的药物有一定的影响, 与中药炮制品的临床疗效也有一定的关系。炮制辅料的作用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具有中间传热体作用; 另一个是发挥药性作用(协同或拮抗)。炮制辅料依照其应用时的形态分为“固体辅料”和“液体辅料”。
  
  1.液体辅料 :酒 醋 蜂蜜 食盐水 生姜汁 胆汁  黑豆汁 甘草汁 米泔水 其他 
  
  酒:制药用酒为白酒和黄酒两大类,黄酒为粮食酿造而成,含乙醇15~20%,白酒为酿造后经蒸馏而成,含乙醇50~70%。炮制用酒以黄酒为主,用于酒炙、酒蒸、酒炖、酒浸淬等;
白酒多用于浸泡药物。酒的性味甘辛、大热,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臭矫味。药物经酒制后有助有效成分的溶出,而增强疗效。动物的腥膻气味为三甲胺、氨基戊醛类等成分,酒制时它能随酒挥发而除去,酒有酯类等醇香物质,可以矫臭矫味。
  

  食盐水: 为食盐的结晶体加水溶解,经过滤而得的澄明的液体。主要成分为NaCl,尚含少量的硫酸盐、镁、钡、氟、砷、铅等。其性味咸寒,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臭矫味。药物经盐制后,能改变药性,增强滋补肝肾、滋阴降火、疗疝止痛等作用。常用盐制的药物有杜仲、巴戟天、小茴香、车前子等。 

  2.固体辅料 :稻米 麦麸  白矾 豆腐  土 蛤粉  滑石粉 河砂 朱砂 

  稻米: 稻米为禾本科植物稻的种仁,主要成分为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尚含少量的B族维生素、多种有机酸类及糖类。中药炮制多选用大米或糯米。其性味甘平,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咳,止泻痢。与药物共制,可增强疗效,如党参。降低刺激性和毒性,如斑蝥、红娘子。

  麦麸: 麦麸为小麦的种皮,呈褐黄色,主含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等。其性味甘淡,能和中益脾。与药物共制能缓和药物的燥性,去除药物的不良气味, 增强疗效。常用麦麸制的药物有枳壳、枳实、僵蚕、苍术、白术等。

  白矾:白矾为三方晶系明矾矿石经提炼而成的不规则的结晶体,无色、透明或半透明,主要成分为含硫酸铝钾。其性味酸寒,能解毒,祛痰杀虫, 收敛燥湿,防腐。与药物共制,了防止药物腐烂,降低毒性,增强疗效。常用白矾制的药物有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等。

  豆腐:豆腐为大豆种子粉碎后经特殊加工制成的乳白色固体,主含蛋白质、维生素、淀粉等。其性味甘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与药物共制,可降低其毒性,去除污垢。常用豆腐制的药物有藤黄、硫磺、珍珠等。2023-02-28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9:27: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 去除药物中可溶于水的毒性物质,如砷、汞等。3. 炮制方法 将药物适当破碎后,放入乳钵或其他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进行研磨,制成糊状。接着加入更多清水搅拌,使粗粉下沉,细粉悬浮于溶液中,立即倾出混悬液。粗粉再次研磨,如此反复,直至达到所需的细度。最后,弃去不能混悬的杂质,合并前后倾出的...

  • 历史上,盐制有两种主要的处理方法:一是药物与盐拌炒后去盐使用,二是盐水与药物拌匀后进行炙炒、蒸、煮等处理。现代多采用盐炙法,利用盐的治疗作用,增强药物的补肝肾、泻相火、利小便等效果。辅料的选择与用量:《本草纲目》中提到:“凡盐入药,须以水化,澄去脚滓,煎炼白色,乃良。”现代通常...

  • 除去药物中可溶于水的毒性物质,如砷、汞等。3.炮制方法 将药物适当破碎,置乳钵内或其他容器内,加入适量清水,研磨成糊状,再加入多量清水搅拌,粗粉即下沉,细粉悬浮在溶液中,立即倾出混悬液,下沉的粗粉再 行研磨,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研细为止。最后将不能混悬的杂质弃取,将前后倾出的混悬液合...

  • 1.先拌醋后炒药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米醋,加盖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取出摊凉或晾干,筛去碎屑。一般药物均采用此法炮制。优点是能使醋渗入药物组织内部。2.先炒药后加醋  将净选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至表面熔化发亮(乳香、没药),或炒至表面颜...

  • 1.麦麸煨:将麦麸和肉豆蔻同置锅内,用文火加热并适当翻动,至麦麸呈焦黄色,药物呈深棕色或焦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2.滑石粉煨:将滑石粉置锅内,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投入药物,翻埋至药物呈深棕色并有香气飘逸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用时捣碎。3.面裹煨:取面粉加适量水做成团块,再...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