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脸部所有穴位?

印堂穴 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健脑醒神,安神定志,明目开窍。适用于前头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压等病症。 感觉:按压有酸胀感。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 主治: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水沟穴(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点处。 主治:常用于小儿惊风、中暑、中风、面神经麻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与急救。 睛明穴 位置:目内眦旁上方0.1寸处。 主治:常用于目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攒竹穴 位置:在眉头,当眶上切迹处。 主治:常用于头痛、目眩、眉骨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流泪、口眼歪斜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百会穴预防过量饮食、便秘 左右两耳洞向上升,在头部连结后的那条线的顶点,即是百会穴。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预防饮食过量。 攒竹穴缓和眼睛的疲劳和浮肿 眉头下方凹陷之处即是。眼睛疲劳以及头痛,都会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肿。此穴位可以缓和不适。 太阳穴消除眼睛疲劳、浮肿 眼睛与眉毛间的侧面,向后约1横指处,快接近发际处。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 承泣穴眼袋松弛 位于眼球正下方,约在眼廓骨附近。由于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松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机能,从而防止眼袋松弛。 球 提高小肠的机能 眼尾正下方,脸颊头下处。能调整小肠机能,帮助吸收。 迎香穴减轻肩膀酸痛及鼻塞 眼球正下方,鼻翼的旁边即是。此穴位不仅可以消除眼部浮肿、预防肌肤松弛,还能减轻肩膀酸痛。 颊车穴消除脸颊的浮肿 沿脸部下颚轮廓向上滑,就可发现一凹陷处,即为此穴位。它可以有效消除因摄取过多的糖分所造成的肥胖。 地仓穴抑制食欲 嘴角旁约0.5cm处即是。胃部如果持续处于高温状态,就会促进食欲,所以此穴的功能是降低胃温、抑制食欲。 承浆穴消除胸部浮肿 下唇与下颚的正中间凹陷处即是。它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保持肌肤的张力,预防脸部松弛。 天突穴促进水分的排除 位于喉斜下方肌肤 有些女性看上去苗条,可能并不是她的身材果然细瘦,而是她拥有了一张小小的瓜子脸,因此,小脸美人一直是女性的追求。现在,你不用再去羡慕,只要你有一份执着的心,你也能心想事成。
麻烦采纳,谢谢!2014-07-18
在颜面针灸中,藉由刺激脸部及耳部的穴位,让疲劳、浮肿的脸恢复活力。你只需每天1次,每次1个小时,2个星期后,就会看到效果。但要注意,一开始做时慢慢来,适应以后,甚至可以一边敷面,一边做针灸运动。 百会穴———预防过量饮食、便秘。左右两耳洞向上升,在头部连结后的那条线的顶点,即是百会穴。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预防饮食过量。 攒竹穴———缓和眼睛的疲劳和浮肿。眉头下方凹陷之处即是。眼睛疲劳以及头痛,都会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肿。此穴位可以缓和不适。 太阳穴———消除眼睛疲劳、浮肿。眼睛与眉毛间的侧面,向后约1横指处,快接近发际处。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 承泣穴———眼袋松弛。位于眼球正下方,约在眼廓骨附近。由于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松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机能,从而防止眼袋松弛。 球 ———提高小肠的机能。眼尾正下方,脸颊头下处。能调整小肠机能,帮助吸收。 迎香穴———减轻肩膀酸痛及鼻塞。眼球正下方,鼻翼的旁边即是。此穴位不仅可以消除眼部浮肿、预防肌肤松弛,还能减轻肩膀酸痛。 颊车穴———消除脸颊的浮肿。沿脸部下颚轮廓向上滑,就可发现一凹陷处,即为此穴位。它可以有效消除因摄取过多的糖分所造成的肥胖。 地仓穴———抑制食欲。嘴角旁约0.5cm处即是。胃部如果持续处于高温状态,就会促进食欲,所以此穴的功能是降低胃温2014-07-18
mcxzy 阅读 81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5:22: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脸部拥有众多穴位,如印堂穴、太阳穴、攒竹穴、球 、承浆穴、四百穴、精明穴、大迎穴、颊车穴、迎香穴、鼻通穴、颧寥穴、巨寥穴、上关、下关、承泣、地仓、人中、听门、听宫、听会等,这些穴位分布在面颊、鼻部、眼睛周围等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功效。面颊区域的穴位特别丰富,包括颧寥穴、巨寥穴...

  • 脸部穴位主要有以下几种:1. 攒竹穴:位于眉头凹陷中。解释:攒竹穴位于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对眼部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按摩此穴位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头痛和失眠等问题。2. 太阳穴:位于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解释:太阳穴是面部的一个主要穴位,按摩此穴位有助于缓解头痛...

  • 面部的穴位非常的多,比如印堂(眉心的印堂)、素髎、水沟、兑端、承浆,这都是在正中线上的,比如说胆经有阳白穴。还有其他经脉的,比如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四白、颧髎、迎香、地仓、颊车,这些都是在足阳明胃经的。还有,颧髎、大迎、颊车、耳门、听宫、听会、上关、耳和髎等等,这都是在面部的...

  • 迎香穴,位于鼻孔两侧,具 置是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此穴是多气多血的重要穴位。太阳穴则位于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往后约一指横宽处的凹陷处,两侧各有一个。睡前用中指反复点按这两个穴位,可以刺激穴位,进而提升脸部气色。迎香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具有通鼻窍、散风寒、清热解毒等功效。

  • 承浆穴位于下唇与下颚正中间凹陷处,能控制荷尔蒙分泌,保持肌肤张力,预防脸部松弛。地仓穴位于嘴角旁约0.5cm处,降低胃温,抑制食欲,适用于胃部持续处于高温状态的人群。球 位于眼尾正下方,脸颊下处,调整小肠机能,帮助吸收,提高小肠的机能。百会穴左右两耳洞向上升,在头部连结后的那条线的顶点...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