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麻黄附子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加味麻黄附子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加味麻黄附子汤 1 拼音 jiā wèi má huáng fù zǐ tāng
2 处方 麻黄4.5克,附子9克,乌豆30克,车前子12克,甘草5克。
3 功能主治 温阳利水。主真阳虚衰。
4 加味麻黄附子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5 摘录 潘石言方

古籍中的加味麻黄附子汤 《医学三字经》:[卷之一]水肿第十一 婢汤、防己茯苓汤、越婢加白术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汤、杏子汤、蒲灰散、芍桂酒汤、桂枝加黄汤、桂甘...
《医学从众录》:[卷六]肿症 云∶下焦湿热,去桂、附,加黄柏、蛤蜊粉最妙。麻黄附子汤(方见《金匮》)去附子加杏子、石膏,名杏子汤...
《张氏医通》:[卷十六祖方]麻黄汤(玉函) 服小汗。三服大汗。麻黄附子甘草汤(玉函金匮名麻黄附子汤)治少阴病脉沉发热。二三日无里证。及水肿脉沉...
《医灯续焰》:[卷十一水病脉证第七十]附方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小便不利加猪苓、泽泻。加味五皮汤即五皮散。脚肿加五加皮、木瓜、防己。不服水...
《证治准绳·杂病》:[第二册诸气门]水肿2022-11-15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5:57: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治法】益肾健脾,化湿消肿。【方名】益肾健脾汤。【组成】黄芪、党参、炒白术、炒山药、甘草、茯苓、石苇、野山楂、丹参、制萸肉。【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0天为1疗程。【出处】马莲湘方。【辨证】真阳虚衰。【治法】温阳利水。【方名】加味麻黄附子汤。【组成】麻黄、附子、乌豆、...

  • 麻黄附子甘草汤,源自《伤寒论》。组成成分包括:麻黄6克(去节),甘草6克(炙),附子3克(炮)。用法:将上三味药材放入700毫升水中,先煮麻黄至一两沸,去除上层泡沫,加入其他药材,再煮至取300毫升药液,去渣,分两次温服。主治:此汤适用于少阴病患者,表现为畏寒、身体疼痛、无汗、轻微发热...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姜、炙甘草扶阳温里,宣通肺窍,交合阴阳。再加杏仁、二陈止咳化痰。五味子,敛肺 、滋肾、止汗。方中附子与半夏配伍为中药十八反之一,但古今众多医家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对此有异议。陈生平等[1]查阅古今诸多著作及研究结果,证明处方配伍中附子与半夏、瓜蒌、贝母并无拮抗作用。 3.3 慢性肾功能不全 ...

  • 解表散寒,固本通阳。【主治】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上三味,用水7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配伍特点】麻黄、附子一散一补,固本通阳,则病去而不伤阳气。【加减化裁】若表证微热,受寒较轻者,去细辛加甘草。斟酌。【...

  • 2 处方 麻黄6克(去节)甘草6克(炙)附子3克(炮)3 功能主治 助阳发汗。治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4 麻黄附子甘草汤的用法用量 上三味,用水7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5 摘录 《伤寒论》古籍中的...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