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的编辑推荐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深受读者厚爱,已三次印刷。广大中医爱好者,对胡希恕先生的经方研究成果、学术特点有了初步了解,不少人已应用于临床小试牛刀,即拍案称奇,对中医经方的继承和弘扬充满自信。后世多以经解经,终不得其解。胡希恕先生研究《伤寒》,所以能取世人注目成就.没有什么诀窍,是因重视原文分析、重视前后条文联系分析,“始终理会仲景书”,同时重视密切联系临床,并重视文献考证及各注家见解,从而总结出《伤寒》的基本理论基于八纲,由八纲发展成六经辨证,因而果断提出:“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系”。本此再版,附胡希恕先生讲课光盘,读者有幸可以聆听胡希恕先生最后一次系统讲解《伤寒杂病论》的珍贵录音资料。需要再次说明的是,《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一书,是以胡希恕先生讲课录音为主,并参考胡希恕先生遗留笔记整理完成的。再版除改正一些遗误外,还加入胡希恕先生特着笔墨、修改再三、对经方理论有重大影响的笔记内容。体现了其一生研究心血。再版冀能有益于广大读者解读六经实质及方证。中医辨证论治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伤寒》的六经来自八纲。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2016-06-04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3:04: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胡希恕先生的《伤寒杂病论》广受读者喜爱,已多次印刷,尤其对于中医爱好者来说,他们对胡先生的经方研究成果和独特的学术风格有了深入的认识。许多人在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后,对其效果赞不绝口,对传承和发展中医经方抱有坚定的信心。后人研究《伤寒》时,常常陷入“经解经”的困境,而胡希恕先生的独...

  • 本此再版,附胡希恕先生讲课光盘,读者有幸可以聆听胡希恕先生最后一次系统讲解《伤寒杂病论》的珍贵录音资料。需要再次说明的是,《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一书,是以胡希恕先生讲课录音为主,并参考胡希恕先生遗留笔记整理完成的。再版除改正一些遗误外,还加入胡希恕先生特着笔墨、修改再三、对经方理论有重大...

  • 胡老一生于生活淡泊名利,于学术精益求精,于患家尽心尽责,于弟子子女严格要求,其坚毅质朴于师长处每多闻及。今闻其声,亦想见其为人,如身临其境,亲奉先生之教,虽未若狂,实亦欣喜至极。这些录音的内容是胡老生平最后一次系统讲解《伤寒杂病论》,此时胡老学术思想已处于成熟期,理论与临床造诣...

  •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根据著名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讲课录音及笔记整理而成。讲述《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医学特点,强调它是有别于《内经》而成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分上下两篇,上篇讲解《伤寒论》原文,下篇讲解《金匮要略》原文,其特点是以八纲释六经及方证,并结合临床解读,易于理解和应用。

  • 1、第4条讲解: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伤寒,包括普通的感冒,一开始都发生太阳病,如果脉象非常平静,就是不特别大、不特别快,就说明病势较轻,这样的病肯定不会传。《伤寒论》讲表里相传,表病会向里传,传入半表半...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