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吃什么中药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腰痛

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常可放射到腿部,常伴有外感或内伤症状。
西医:
腰痛是运动系统(骨科)疾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 。
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外伤以及其他器官的疾病也可引起腰痛。如泌尿系炎症或结石、肾小球肾炎、某些妇女疾病(盆腔炎、子宫后倾等)、妊娠、腰部神经根炎和某些腹部疾病皆可出现腰痛。
中医:
腰痛是中医肾脏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说明腰痛与肾脏的关系非常密切。
中医关于腰痛主要有四方面的发病机理,分述如下:(1)感受寒湿:由于久居冷湿环境,衣着湿冷,身劳汗出等。寒邪凝敛收引,致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发生腰痛。(2)感受湿热: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感受其邪,阻遏经脉,而发为腰痛。(3)肾虚亏损:多因久病肾虚,肾之精气无以濡养筋脉,而引起腰痛。(4)气滞血淤:久病肾虚损及经脉气血,使其运行不畅,而致脉络阻滞,血淤滞留于腰部而发生疼痛。

药物治疗
西药
腰痛服用西药,一般选取消炎止疼类、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如: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钠,神经妥乐平,西乐葆等。均可以明显缓解,腰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中药
壮腰健肾丸(片) :组成:狗脊、黑老虎、千斤拔、桑寄生(蒸)、女贞子(蒸)、鸡血藤、金樱子、牛大力、菟丝子(盐水制)。具有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之功。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频数,风湿骨痛,神经衰弱。
小活络丸 :组成:胆南星、制川乌、制草乌、地龙、乳香、没药。具有祛风散寒,化痰除湿,活血止痛之功。用于风寒湿邪闭阻、痰瘀阻络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关节疼痛,或冷痛,或刺痛,或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麻木拘挛。
虎力散: 组成:制草乌、三七、断节参、白云参组成。具有驱风除湿,舒筋活络,行瘀,消肿定痛之功。用于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创伤流血。
腰痛胶囊: 组成:杜仲叶(盐炒)、续断、狗脊(制)、牛膝、补骨脂(盐炒)、土鳖虫(酒炒)、乳香(制)、赤芍、当归、肉桂、泽泻、白术(炒)组成。具有强腰补肾,活血止痛之功。用于肾虚腰痛,腰肌劳损。
跌打损伤丸 :组成:大黄(醋制)、刘寄奴、红花、当归、香附(制)、莪术(醋制)、青皮、枳实(炒)、川芎、降香、赤芍、槟榔、自然铜(煅)、延胡索(制)、牛膝、桃仁、苏木、土鳖虫(酒润)、威灵仙、三棱。具有行气活血,舒筋止痛之功。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左归丸 :组成: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肉、川牛膝、菟丝子、鹿胶、 龟胶。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之功。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神疲口燥。
强骨胶囊 :组成:骨碎补等。具有补肾,强骨,止痛之功。用于肾阳虚所致的骨痿,症见骨脆易折、腰背或四肢关节疼痛、畏寒肢冷或抽筋、下肢无力、夜尿频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见上述证侯者。
四妙丸 :组成:苍术、牛膝、黄柏、薏苡仁。具有清热利湿;清热利湿,通筋利痹之功。主治湿热下注,两足麻木,筋骨酸痛等。用于治疗丹毒,急慢性肾炎,湿疹,骨髓炎,关节炎等。
2022-08-22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44: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 腰痛宁胶囊作为一种中成药,对于缓解疼痛、减轻炎症、缓解肌肉痉挛、稳定腰椎和延缓椎间盘突出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该药含有马钱子粉,同时还加入了当归等活血化瘀成分,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因缺血引起的腰疼。3. 采用三痹汤、八珍汤等成方草药也可治疗腰疼。这些方剂有助于增强骨质、缓...

  • 临床常见的腰痛以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病症为常见,病症治疗的中药具体如下:1、气滞血瘀型:可以选用身通逐瘀汤加减,行气活血、通络止痛;2、风寒加湿型:可以选用乌头汤加减治疗,散寒通络、活血止痛;3、湿热阻络型:可以选用三妙丸加减,清热燥湿、活血通络;4、肝肾亏虚型:可以...

  • 治疗腰痛的中药验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麻黄汤 适用症状:腰痛伴随头痛、发热、身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等症状,多因寒邪侵犯肌表,太阳经气运行不利所致。 方剂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功效:辛温发汗,宣肺平喘,解表散寒。2. 左归丸 适用症状:腰痛背强不能行,呼吸短气,脉浮...

  • 对于这类腰痛,吃中成药方面主要以活血化瘀、通络、祛风除湿、止痛为主。患者可用的中成药很多,比如腰痛宁胶囊、跌打七厘片、壮骨关节胶囊、舒筋活血片、小活络丹、大活络丹等药物,均具有舒经活血、散瘀祛寒、止痛的作用,对于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效果。当然,腰痛还有可能是一些其他疾病引起,...

  • 中医认为,腰疼可能是由气血运行不畅和经络郁阻导致的,而并非一定是肾虚。因此,如果腰疼伴随没有肾虚的症状,可以考虑通过补养气血、疏通经络来缓解症状。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黄芪16克、天麻16克、当归12克、川芎6克、红花3克、鸡血藤16克、白芷6克、熟地16克、炒杜仲16克、川续断16克、骨碎补9克,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