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艾灸哪里 胆囊炎用艾灸怎么调理

1 胆囊炎病因病机 胆囊炎好发于20-50岁,女性较男性多见,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常因饮食不当,感受外邪,情志不遂,劳累过度等因素诱发。
1、情志不遂:若因情志所伤,暴怒伤肝,抑郁不舒,致肝气郁结,胆失疏泄,胆液郁滞,不通则通,发为本病。
2、饮食失节:嗜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无度,损伤脾胃,致中焦运化失职,升降失常,土壅木郁,肝胆疏泄不畅,胆腑不通,发为本病。
3、感受外邪:外感湿热毒邪,湿热由表入里,内蕴中焦,肝胆疏泄失职,腑气不通;或热毒炽盛,蕴结胆腑,使血败肉腐,蕴而成脓,发为本病;或外感寒邪,邪入少阳,寒邪凝滞,肝胆疏泄失职,胆腑郁滞。
4、虫石阻滞:蛔虫上扰,枢机不利,胆腑通降受阻;或因湿热内蕴,肝胆疏泄失职,胆汁郁积,排泄受阻,煎熬成石,胆腑气机不通,不通则痛,发为本病。
5、劳伤过度:久病体虚,劳欲过度,使得阴血亏虚,胆络失养,脉络拘急,胆失通降,不荣则痛,发为本病。

2 胆囊炎艾灸哪里 日月:乳头直下3个肋间隙,即第7肋间隙。
期门:乳头直下2个肋间隙,即第6肋间隙。
肝俞:背部第9胸椎下旁开1.5寸。
胆俞: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阳陵泉: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
胆囊穴:阳陵泉穴下1寸左右的压痛点。

3 胆囊炎艾灸取穴解析 治则:疏利肝胆,消炎镇痛。
解析:日月,期门分属胆,肝二经,均位于胁肋部位,从局部疏调肝,胆之气;胆俞,肝俞配日月,期门为专治肝胆病症的前后配穴法;阳陵泉是治疗胆道病症的第一要穴;胆囊穴位专治胆腑病症的新穴,解痉镇痛。

4 胆囊炎艾灸操作手法 常规灸法,胸胁部和背部适合用艾灸盒施灸,下肢适合用艾条灸和温针灸法,每处或每穴5-10分钟,急性期每日2次,慢性期每日或隔日1次。
具体操作手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有发红现象为宜,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灸后多喝水,稍事休息,同时注意保暖。

2022-12-23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2:52: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胆囊穴:阳陵泉穴下1寸左右的压痛点。3 胆囊炎艾灸取穴解析 治则:疏利肝胆,消炎镇痛。解析:日月,期门分属胆,肝二经,均位于胁肋部位,从局部疏调肝,胆之气;胆俞,肝俞配日月,期门为专治肝胆病症的前后配穴法;阳陵泉是治疗胆道病症的第一要穴;胆囊穴位专治胆腑病症的新穴,解痉镇痛。

  • 用艾灸治疗胆息肉,可以针对胆囊、胆俞、肝俞、胆募等穴位艾灸。胆息肉的出现与胆汁淤积,胆囊长期存在炎症有一定关系,在治疗时可以通过艾灸的方法进行辅助治疗。胆囊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直线3寸左右,这个穴位专门用于治疗胆囊方面的疾病,不仅可以促进胆汁排泄,同时还有助于减轻炎症。胆俞位于第10胸椎左...

  • 通过合理应用阳陵泉穴,可以促进肝胆气机的通畅,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适当按摩或艾灸此穴位,将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提升生活品质。

  • 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艾灸阳陵泉有清肝利胆、祛除湿邪、强壮筋骨、健胃制酸的功能。艾灸阳陵泉可以治肝胆系统疾病,对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病、黄疸有治疗作用,同时可以改善肝功能,可以有效降低转氨酶。对于胃酸过多者针灸此穴有良效,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帮助消化,治疗习惯性便秘,...

  • 在胆经部位艾灸,饮食日常生活规律的不规律,无节制有关,早上不吃早饭,暴饮暴食,这些违背自然规律会让外邪入侵,胆囊收缩功能下降,胆汁分泌减少,食物不能充分分解代谢,被人体吸收,根在胆,抽空到乡下农村刨些带根的树荣苦菜,简单洗一下,平时吃东西清淡些少油,少吃多餐,不要暴饮暴食,晚上不...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